作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目,语文学科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能力,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还应该从祖国语言教育的角度充分挖掘各种有利的教育因素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感情,使他们立志成为祖国和民族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语文教育的这种特殊作用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
一、文学与德育
既然语文学科的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那么就不得不追本溯源,首先从文学的特殊性上入手对其进行分析。
现代文学理论研究认为,语言文字向来是与其所承载的内容意义分不开的。文学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即并非个人单纯的个人话语行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话语沟通活动。这种话语活动是社会的产物。每篇作品(包括非文学)的作者都是社会的一员,因而文学或隐或显地代表着超个人的阶层、阶级、民族或人民的利益。利益在这里包括经济权利、信念、理想、情感等,而这些正是构成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正因为如此,文学具有一般意识形态性质,属于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其对人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层面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学科。
必须指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因如此,《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突出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研究者尽管对此认识不尽相同,但共同之处是都看到了“文以载道”的社会功能,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来充分发掘本国语言的教育因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语文教育研究者认为语文学科德育具有以下特点:
感染性。语文学科德育是情感熏陶与理论教育并存,并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学生施加影响。语文教材文学成分较多,提供情感教育的材料很丰富,这是语文学科进行德育得天独厚的条件。
分散性。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相当丰富,它不同于政治课的系统思想教育,而是分散在各册及各篇具体课文之中的。上下篇课文之间,上下单元之间在德育内容方面没有必然联系。
隐蔽性。语文教育内容所选篇目尽管一般都有明确主题,但其表达方式往往是隐藏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很少直白的表述出来。文学性强的篇目尤为明显。
二、德育的教育传统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德育一直居于各项教育内容首位。
道德,是一种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良心指导和约束,可以用善恶标准进行评价的个体和社会意识,人格品质规范和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它是与这类意识和规范相联系的行为活动;以及通过这些活动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
修养即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亦指逐渐养成的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文化修养指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在西方自古也很重视德育。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美德必须实践,并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19世纪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认为,知识和行为之间,道德和理智之间不应分裂开来。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
三、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实践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往往难以用真正的科学理论加以解释,因而有实践丰富而理论苍白的遗憾。一门学科如果只是进行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思辨,其价值是有限的。然而近年来心理学的飞速发展给语文教育的研究范圍和角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心理学为发现和揭示新的语文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必要基础。正是由于心理学理论对语文教育的补充,使得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更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稳定性。
要研究高中语文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现象及效果就更不能离开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品德概念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近年来心理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较大的认知心理学派奖品的解释为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其次,关于高中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研究对开展语文德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小学时期已逐渐开始养成某些道德行为习惯,但水平偏低,进入中学阶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人数也随年龄的递增而逐年上升。研究表明,高中阶段80%的学生基本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并且稳定性也进一步增加。高中阶段是道德动机趋向成熟稳定的时期,而另一方面,高中生的道德动机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富有社会性内涵的价值观,“没有剥削与压迫的社会”、“民主而有效的集体”、“助人”、“仁慈”、“负责任”等利他性价值观未被他们列入重要位置。高中生,特别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其道德行为习惯仍有一定的可塑性,要从学生原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结构出发,尊重其自主选择,同时严慈相济,寻求最科学的方式方法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反复强化优良品行,巩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这一切都说明高中时期仍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又是极其密切的。我们所说的德育,直接受到社会道德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可以说德育体现着社会对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要求,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优越条件。
另外,为了更好的研究高中语文中的德育问题,还有许多借鉴教育学、教育史、国外教育概况等领域的相关部分;为了掌握科学的研究数据,需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指导调查的设计、展开、回收及分析;研究文学理论、美学等学科对于分析语文教材的文学意义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待于教育研究者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王承绪,赵祥麟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