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多元化国际型大学的德育创新研究

发表于:2022-12-10 08:10:03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高校既是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前沿阵地,又承担着传承和创新主流文化的使命。北京语言大学是站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前沿阵地”的最前沿。在有着“小联合国”美誉的校园里,如何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又促进文化多元性的健康发展,是德育创新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德育创新的突破口和体系建构

1.德育创新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学校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推广汉语的使命。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成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是德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理论探讨与日常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学校德育创新的突破口。

2.高校德育的多维属性与创新的体系建构

在国际化视野下,本着“弘扬文化,提升软实力”的目标定位,高校德育是一个有着多维属性的过程,它是知识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渠道,是国家核心价值凝练、创新、传播的核心环节,是与知识传授相辅相成的重要教育内容,更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与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在外国留学生居多的校园中,它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国家软实力。

高校德育的多维属性为我们德育创新提供了思考框架与体系框架。文化、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文化传播、教育过程与社会关系、制度、行为等要素相互作用。德育创新体系包括德育对象创新、德育内容创新、方式创新与机制建设、目标定位四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以对象创新为先导,打开中外学生两个局面

1.中国学生:国际视野下对象的再认识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青年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选择日渐呈现多元化趋势;面对新的德育对象—“80后”“90后”大学生,高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对德育对象进行再认识。

首先,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青年人的文化多元化与社会关系、制度、行为的多样化密切相关。青年人的信息接受过程、政治社会化过程不仅取决于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而且还取决于其亲身经历。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发展的多样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切断青年人的多元文化来源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要正视现实,摒弃“多元文化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狭隘观念,勇敢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去引导多元文化发展,强化指导思想的一元主导,支持、鼓励、引导多元文化的求同存异,实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的统一。

其次,加强对多元文化的引导。我们需更加辩证地认识当代青年人,正如学校党委书记王路江指出:“要亲近学生、了解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心理,对于‘80后’‘90后’的学生要更加关注。新一代的年轻人有自己的特点,多才多艺,有思想,有活力。虽然也有弱点,但他们的优点也很突出。青年学生还处于一个可塑的过程中,因此需要肯定,需要表扬,也需要接受适当的引导。”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树立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德育观念,打开了中国学生德育工作新局面。

2.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对象与中华软实力

传统的高校德育对象往往只局限于中国学生。随着我国高校外国留学生的增多,这种“单一对象”显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现代教育的规律。

2005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作出200多次重要批示,提出把汉语国际教育作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和文化品牌,作为外交和外宣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校视察时指出:“北语要多培养一些知华、友华,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各类人才。”增强国家软实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是中国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这方面,学校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高校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为兄弟院校提供了经验。

创新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华传统文化、国家软实力三者有机结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国家软实力三者的有机联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等同于软实力,软实力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吸引力是最大的软实力。美国软实力的核心在于美国的富强,当人们去探索美国成功的奥秘时,美国的制度、文化才会被世界所关注。“中国模式”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才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在针对学生的信仰体系调查中发现,虽然对于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暴露的某些问题有着不同看法,但绝大多数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在与外国留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很多人表示亲身感受中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制度、文化的看法。

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在于“中国模式”的吸引力,“中国模式”的深层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三者的关系,再结合党建、思政工作的实践,才能对德育内容创新进行全面的探索。

2.正视现实,以改革精神创新德育内容

随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政治社会化、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增多,对传统的德育内容不是很感兴趣,甚至认为传统的德育内容对当前社会的解释力本身就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创新德育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深层支撑。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一个国际化的校园中,引导他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民族自信心的需要;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引导他们了解中华文化深层次内涵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国情教育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是创新的重点。必须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国情教育融入德育之中,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纠正某些错误认识,理性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情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应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学校紧紧围绕着重大纪念日,在每年的五月(纪念五四)、七月(纪念建党)、十月(纪念国庆)、十二月(纪念改革开放)集中开展四次大规模国情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台及其他校园文化设施等多种渠道进行爱国主义宣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宜向外国留学生直接传播,但中国国情宣传是必要的。国情宣传既有助于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文明、开放的中国,也可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国的历史与未来和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为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留学生奠定思想基础。

德育方式创新,力争建构德育方式新机制

1.关怀与疏导是德育工作方式创新的方向

德育工作方式的创新关系到德育的成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因此,关怀与疏导是德育方式创新的方向。

中外学生同校、外国留学生居多、校园文化“政治气氛”不浓是学校特殊的校情。从传统观点看来,这似乎是开展德育的不利因素,但只要德育工作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就可化不利为有利。“80后”“90后”的青年学生有着崇尚个性、向往自由、崇尚独立的性格,校园政治氛围过强、有意识地说教有时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反,适当的政治氛围、有意识德育与“润物无声”相结合,可以大大增强德育的成效。

学校开展的“世界文化节”校园活动是德育方式创新的探索。该活动是学校历时最长、组织部门最广、参与人数和受众最多、规模最大的校园活动。德育工作者“有意识”地推动“无意识”的德育,在世界文化节之前组织学生干部和活动参加者开展“如何向留学生展示我们”“活动中遇到紧急情况如何不卑不亢”的讨论与教育,在学生看来这些讨论只是为把活动办好的一个环节,其实恰恰是德育在“润物无声”地进行。

缘于多元文化的校情,学校在实践工作中对德育方式的创新进行了诸多探索。但是,德育方式的创新必须贯穿始终,几个日常工作中“随意”的创新是不够的,这就亟待我们努力建构德育方式的新机制。

2.努力建构德育方式的新机制

改革开放初期,当我们刚刚打开国门时,有些人惊叹西方国家大众传媒、教育体系的“生活化”“轻松化”“非政治化”。但随着交往的增多,我们逐渐发现,欧美等国家的传媒、教育在“非政治化”的外表下始终隐含着核心价值的传播。例如,美国好莱坞电影始终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宣传“自由、民主”的核心价值;日本的动漫也时刻“润物无声”地宣传“忠孝、仁义”的核心价值。我们必须承认,美、日等国“德育方式”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在德育方式上有着一整套机制,将核心价值渗透到教育、传媒乃至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我们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华传统文化,就必须建构一整套适应全球化、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虽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但高校可以成为先行者。

学校为中外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使汉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来华留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也为提高中国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学校决定由教务处牵头,联合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汉语学院、英语教育中心开办用英文讲中国文化的系列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庄子的哲学思想、中国诗歌与禅的意境、从紫禁城到四合院中国建筑中的文化等,涉及中国历史、文学、建筑、艺术、宗教、民俗、教育、经济等方面内容,每个内容为一讲。讲座开办两个学期以来,深受中外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学校为中外师生开设中外文化名家讲坛,邀请乐黛云等国内外文化大师讲授中外文化,内容包括古中国、古希腊、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历史经验与民族特性:中西文明发展史的几点比较;美国梦· 欧洲梦· 中国梦,世俗化与神圣性:中西宗教文化演变之比较,儒家神话新探等内容。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外文化,提高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和辨别分析能力。

学校专门开设了“跨文化交际”“京剧艺术与欣赏课”“舞龙舞狮”“太极拳”等课程,不仅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认识、对待和适应不同的文化,而且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学校还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首届中外学生普通话大赛,艺术中国—美术经典系列讲座,选取思想品位高、教育意义强,又富有知识性、人文性的内容,以文化艺术讲座的形式,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学校积极探索建构一整套社会实践德育机制,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判断能力;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各阶层的实践锻炼工作,加强大学生和现实社会的接触,并建立推动此项工作的长效机制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在高校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学校主动适应形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任重道远,学校将会进一步努力研究探索,借鉴各国在传播自身核心价值过程中的先进方式,学习兄弟院校经验,将创新落实到德育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使德育实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常 晶]

推荐访问:德育 多元化 创新 研究 国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