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八十五中的牛玉石老师负责组织和实施了全市教师的培训工作。海淀区少年宫的田桂香老师带领学生到兴隆站观测,在寒风中、雪地上支起望远镜,克服各种困难、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进行了成功的观测。北师大实验中学的陈惠琴老师自费400多元,资助困难学生去到涠洲岛观测;为了克服天气太热对照片冲洗的影响,陈老师还发明了利用冰棍降温的方法……。辅导老师们几十年持之以恒的热情和执着,让我们特别感动。
蓝松竹(北京天文台)在哈雷彗星回归之前,北京就已经为彗星观测开展了一些天文科普活动,主要是讲座的形式。我第一次参加天文科普活动,是1979年的一次天文夏令营。我觉得,学天文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我就带着学生,用照相机、望远镜拍天文照片。当时条件很差,没有专门器材,我跟学生钻在床底下,用从食堂找来的大碗洗照片。
其实,天文科普有一定的特殊性,当有重要天象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高潮。哈雷彗星的回归,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哈雷彗星的观测中,我主要是负责爱好者的培训和现场指导。
为了观测哈雷彗星,组织了几次全国的辅导教师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照相观测的操作等方面。我印象比较深的是1985年夏天在苏州的培训活动,很多专业天文学家都参加了。培训结束后,老师们返回本地,开始准备观测设备。
1986年,我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赴海南三亚观测队”。整个观测过程十分令人难忘。记得有位辅导老师,观测一直跟不上,很着急。我去一看,原来是把极轴装反了。另外,学生们也很投入,经常整夜不睡地观测。这次活动对全国天文科普活动的普及,是--+很大的促进和推动。
费元良(北京市东城区科技馆)1984年,我所在的东城区科技馆也开展了一些观测哈雷彗星的准备工作,包括申请观测仪器、选择观测队员、开展观测培训、确定观测地等。市科协在大兴的黄村一中建了一个观测点。1985年11月,我们的天文组员每天放学后乘公交车赶到一中观测,第二天早晨又不辞辛劳地乘第一班公交车赶到学校上课,观测技能提高很快。
一切准备就绪后,1986年3月底,东城区哈雷彗星观测队一行七人,从北京乘火车经汉口转车到湛江,乘船至海口,再乘大巴到三亚与全国观测队会合。当得知三亚鹿回头的观测地人满为患时,我们立即转向备用观测地——崖县甘蔗育种场。
4月2日,育种场来车将仪器和我们接到了观测地。我们被安排在招待所二楼,观测设备放在楼顶,视野宽阔,四周没有灯光;虽靠近公路,但夜晚车辆来往也极少,是观测彗星的极佳环境。当晚,学生就架上仪器,调好赤道仪,熟悉星空,辨别目标,找到彗星导入视场。从4月3日~4月20日,我们约拍了20余张照片。5月2日结束观测回到北京。
在观测中有个小插曲。离观测地不远的华侨农场中学,听说这里在观测彗星,就前来探察。当听说我们都是从北京来观测时,很是惊喜,当即邀请我们去学校宣讲哈雷彗星的知识。在华侨学校,学生们讲到了自已参加天文课外活动的感受,对农场中学的师生启发很大。一位领导说,我们太闭塞了,总以为天文很神秘,很遥远,和教学更远,今天看到你们这个活动,听了你们的体会,知道了天文活动对培养教育全面人才有很大作用。
的确,经过了天文课外活动的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有明显提高。这次观测所有工作基本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我只是更多关注观测中的安全。
黄茂海(北京四中学生)在哈雷彗星回归之前的3年左右,还是初中生的我就跟随西城区少年宫的何成俊等老师,开始做准备工作,包括使用《天文普及年历》上提供的轨道根数计算彗星的位置等。以前,我并不喜欢数学,由于彗星计算的需要,我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对于数据的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动手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后来在北京大学学习天体物理的四年里,我所有物理实验课期末成绩都是全系最高分,这与中学开始的业余天文学习是分不开的。
为了迎接哈雷彗星,1985年暑假,我和来自北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爱好者去青岛参加了观测演练。可惜由于台风,大部分时间都临时住在青岛观象台的一个地下室里,几个小孩一起“侃大山”,但观测练兵还是很有用。
1986年,我和四中的张三采老师参加了涠洲岛的观测。那次活动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虽然哈雷彗星远比想象得暗弱,但新鲜的城市、明确观测任务带来的责任感、对天文的兴趣、宽松的氛围,组合成一个成功的观测之旅。
对于小爱好者来说,南方的星空也是别具风味。印象最深的一点是,猎户座“变暖和”了。以前,在北方仰望冬夜的星空时,猎户座总是伴随着瑟瑟寒风。所以,猎户座总是“特别冷”。到了南宁第一天抬头望星空时就发现,猎户座比在北京要高得多,而且他“变温暖”了。并且,身边草丛里还有各种小虫在“吱吱吱”地鸣叫,那种感觉很是特别。
在围绕着哈雷彗星的青岛和涠洲岛观测之旅中,我与不同学校同龄爱好者结下了持续多年的友谊。那之后我再访涠洲岛已经是26年之后,同行者包括首访涠洲岛时结识的吴宏,此时我们都是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了。
吴宏(人大附中学生)为了观测哈雷彗星,1985年开始,我在海淀区少年宫田桂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多次观测。暑假时在兴隆站,跟随刘宗礼老师使用施密特望远镜获取哈雷彗星的图像。11月在沙河站,在汪克敏老师带领下利用打印经纬仪定位哈雷彗星数据,计算彗星基本参数等,坚持了一个月,并由此获得了全国天文竞赛一等奖。
1986年4月,参加了“广西、北京、天津哈雷彗星春令营”。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进行天文观测,当时18岁,家长很支持,我很向往,心情十分激动。到了涠洲岛,我们每天晚上都观测。由于少年宫150望远镜恒动意外地损坏了,我就和北京四中的黄茂海搭伙带一个150望远镜,轮流拍彗星照片。当时我的导星水平很差,拍出的照片总是拉成一条线,很是郁闷。
休息时,我们在海岛上游玩。印象中,那是第一次看到野生仙人掌,还长着红红的果子。好奇地摘了一个品尝,味道很像西红柿,但是嘴却被染成了红红的,像血一样。还买了一大串香蕉,是从树上现砍下来的,青青的。开始太生,不能吃,放几天就熟了。本来打算把香蕉带回家,又怕坏了,结果一天吃好多香蕉,最后也没有带,全在肚子里面了。我最喜欢跑到涠洲岛的“c”形状火山湾,趟着水,捡贝壳和珊瑚。清清的海水,就像清泉一样,忍不住喝了一口,这可惨了,苦涩的味道一整天也下不去。
这次参加哈雷彗星观测,大大加深了我对天文的兴趣,并决心走上专业天文之路。活动中,认识了很多天文学家,他们给了我很多支持。从哈雷彗星观测中学到的各种天文知识、观测技能,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此我选择了实测天体物理研究方向。
涠洲岛的哈雷彗星观测让我印象深刻,不仅亲身体验了不用任何仪器设备肉眼观看彗星,还在祖国南方小岛欣赏了美丽风光,怡人的海滨、沙滩,了解了质朴、好客的渔民生活,等等,这对我这个天文爱好者来说是终生难忘的经历,也是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