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

发表于:2022-12-10 11: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目前高校的教学目标已经明确,开始注重培养素质与技能共存的多元化人才。为了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开展过程进行验收,就需要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保证教学目标的如期实现。主要论述了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建立措施。

[关 键 词]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106-01

高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人才专业技能的提升,还需要注重其人文素质的提升。为了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从符合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具体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条款的制定,从而保证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质量。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标

目前,高校开始注重推崇人文精神,注重全方位人才的培养。因此,规定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是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精神的高素质学生,保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从学校层面来讲,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判断高校人文素质的整体情况,能有效衡量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人文精神,例如,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教学建设以及教学成果等。

从学生层面来讲,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素质培养情况,保证实施过程和目标的一致性,主要有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行为以及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评价。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必要性

高校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明确人文素质教育方向,而且能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在当前高校不断改革的社会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建立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符合高校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因此,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为标准。这样学生在社会上就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知名度。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坚持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培养目标,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够随时更新,而且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有效推动高校的综合发展

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改革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对学校的培养理念、培养方式以及教学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样,高校才能从本质上改革其发展方向,促进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三、高校人文素质评价的具体框架

高校在建立人文素质评价具体框架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人文素质与职业人文素质结合的原则。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建立。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的评价

1.人文素质教育整体规划的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十分重要,关乎整个教育的教学成果,对整个人文教育过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主要是对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整个培养体系中的比重、学校资金的支持力度、学校人文素质专职教师引进政策以及领导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等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能够了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进程,从而能够为接下来人文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2.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建设的评价

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有教学环境、师资力量、课程建设以及科研建设等多方面的支撑,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评价体系建立中,高校也需要注重这几方面的评价。教学环境的评价主要是从教学设施与场所,例如,人文景观、学校标志性建筑、艺术馆、图书馆以及资料库等方面进行评价;师资力量主要是从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文学科专职教师、辅导员等方面进行评价,一般是从知识、能力、行为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的品质进行评价;课程建设主要是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多维度进行评价,除了给学生安排文学、历史、艺术以及语言等课程以外,还需要添加社会学、人类学以及美学等课程;科研建设的评价主要是从人文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进行评价。

3.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

在对人文素质教育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主要是从学生成果、学校成果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成果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人文社会活动获奖情况以及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评价;学校成果主要是从学校文化和人才建设两方面进行评价;社会影响主要是从社会对高校人文素质培养效果的声誉来进行评价。

(二)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

高校建立人文素质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的全方位人才,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就需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主要是从知识、行为以及精神三方面进行评价。人文知识反映了学生的人文思想、气质,通过积累可以形成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气质。在评价中主要从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学习风气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应该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文行为是学生人文素质的外在体现,主要是从精神状态、处事作风、生活态度、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人文精神是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主要是从职业理想、进取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职业崇高感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学院高校改革过程中,提成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很重要的改革内容,为了保证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人文素质教育評价体系的建立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为学校、教师提供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多方面人才。

参考文献:

[1]杭国英,武飞,武少侠.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1(7):68-74.

[2]曾晨曦.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推荐访问:素质教育 评价体系 构建 人文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