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民族传统节日之渊源

发表于:2022-12-11 11:05:04 来源:网友投稿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9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立项课题《民族民间文学旅游研究——以黔西南民族民间文学为例》(项目编号:12GH031)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黔西南州地处祖国的西南角,主体民族之一为有悠久历史的布依族。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历史上社会制度的不同,民间文学很发达。这些储存于人民头脑中,通过口头流传的活文献,是布依族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人民智慧的结晶,经代代相传,已成为生活教科书。再加之黔西南的民族民间文学,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浓郁,在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认同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当地的传统节日均与民间传说一脉相承。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统节日;布依族

作者简介:刘敏,出生于1970年,女,籍贯,贵州兴义。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大学学历,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中国古典文学、实用语文、语音学、语言学、民俗文化等。

陈琳,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5--02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指少数民族以本民族的语言艺术地反映其社会生活,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为特征的文学。

黔西南州地处祖国的西南角,主体民族之一为有悠久历史的布依族。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布依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历史上社会制度的不同,民间文学很发达。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他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思想、风土人情和民族关系,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缩影。这些储存于人民头脑中,通过口头流传的活文献,是布依族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人民智慧的结晶,经代代相传,已成为生活教科书。再加之黔西南的民族民间文学,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浓郁,在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认同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当地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均与布依民族民间文学一脉相承。

一、布依族传统民族节日——“三月三 ”(毛衫歌节)

“三月三”的来历,各地传说不一。流传较广的是,相传很早时,南盘江一带的布依族人民世代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有一年突遇大旱,接着又是一场病灾。这时居住在白龙山的山神同情受苦受难的布依人民到上界求助,才知这场灾难是由于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布依人的贡品上迟了,触怒王母引发的。山神苦苦哀求,玉帝听得动容就告之一个化解灾难的方法:把煮熟的糯米饭染成红、黄、绿、蓝、紫五种颜色吃下,这样就可解除疾病。说来神奇,大家吃了五色糯米饭,身上的病渐渐好了。

王母一直惦记着这些藐视天庭的民众受到惩戒后是否有了改变。农历三月三这天,她来到南盘江一带。看到这里的人民健健康康没有半点受惩罚的影子,急忙追问缘由。当山神告知事情来龙去脉,原以为会像打动玉帝那样打动王母,让上天普降甘霖,彻底解除布依人的灾难。谁知王母听了勃然大怒,马上让人斩了山神。

回到天庭后,王母平静下来才意识到山神没错。就主动找玉帝解除南盘江一带的旱情。此后,南盘江一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人民过上了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就这样,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布依人民要祭山,吃五色糯米饭,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早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南隆志·地理志》中对这个节日记载道:“……每岁三月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

还有一说是东汉末年,驻守广西的四名汉将为了使居住在今安龙[3]德卧镇一带的布依民族安居乐业,派兵攻打常在此烧杀抢掠的乃之。战斗中,有三名汉将不幸中箭身亡,时为三月初三蛇场天,后人为纪念这三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在埋葬他们的地方立碑、修祠庙,并把这一天定为纪念的日子。由于当时在坟前的三棵杉树长得出奇的快,人们把此地(德卧镇纳拿与者绵之间)叫“毛杉树”。千百年来,这一节日的内容逐渐演变,已由起初的历时三天的祭神活动,变成了附近各寨的青年们接着以机会聚在一起对歌“浪哨”[1],所以“三月三”又被安龙一带人叫“毛衫树”歌节。

长期以来,不论布依人民以何种方式、在哪里过“三月三”,但这一节日的主旋律是一致的——祭山神,吃五色糯米饭。

二、布依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古老的传统节日。这天布依山寨的人们要祭盘古、社神、山神、田神(五谷神)等。

传说古代布依族聚居的纳秧寨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得谋和得茂。他们一年到头辛勤劳作,日子过得不错。

可有一年,刚把秧插好就遇上天旱不说,还来了一群蚂蚱。这群蚂蚱落到哪里,就把那里的庄稼吃完。寨中人束手无策,焦急万分。

得谋想到去求太阳公公帮忙。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妻子得茂,得茂说:“白天靠太阳,晚上靠月亮。去找月亮婆婆,她肯定也会帮我们的。”

这一想法得到了寨老的肯定和寨民的鼎力支持。夫妇俩就启程了。跨过五十五条河,翻过六十六座山,打死七十七条蟒,叉死了八十八只豹,射死九十九只老虎,他们来到了太阳山,进入太阳宫殿。太阳公公赞许他们,给了他们两根龙蟒竹,叫他们拿去栽上,等一晚上,龙蟒竹成熟后割下来打蚂蚱,蚂蚱就永远不会繁殖了。

他们又进入月亮洞,月亮婆婆抬出一个百宝箱,取出两根青布帕,叫他们包上,灭虫时自有用处;又牵出一匹白龙马,叫他们赶紧骑上回去。不到一顿饭时间就回到纳秧。他们马上按照太阳公公的把龙蟒竹栽在路边,一会就长成了一大片青幽幽的竹林。得谋又把太阳的话告诉大家。可村民们等不到天亮就马上去割龙蟒竹,投入打蚂蚱的战斗。燕子、蛤蟆、蜘蛛全来帮忙了。最后只剩下凶恶的蚂蚱王。龙蟒竹打不死它,燕子啄不死它,蛤蟆吞不下它,蜘蛛网不住它。它咬死了不少燕子、蛤蟆和蜘蛛。还有几个人被咬伤。

得谋和得茂骑着白龙马,拿起铁叉弓箭,与蚂蚱王激战了一天一夜,蚂蚱王体力不支,转身逃跑。他们夫妇俩骑着白龙马追了三天三夜,人困马乏,跌入田中。蚂蚱王趁机反扑,咬伤了他们。情急之下,得谋解下月亮婆婆送的帕子套住了蚂蚱王。赶上来的人们一顿乱棍才打死了蚂蚱王。

可得谋夫妇因伤势过重双双离世。村民们把带来的糯米用龙蟒竹叶包好,放在他们面前祭奠;又用糯米加上草药,为脚受伤的白龙马包扎。一包扎好,马就飞回月亮洞了。

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得谋和得茂,每年六月六布依人都要剪一对纸马,用糯米做成花花绿绿的四个粽粑,祭祀这对英雄夫妻,同时在田中插上龙蟒竹,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不受虫害。

三、黔西南布依族人民最盛大的音乐民俗节日——查白歌节

农历六月二十一日的赶查白,是布依族隆重而盛大的节日。远至云南、广西,近到黔西南各县、市的青年男女,身着盛装来到兴义顶效五公里外的查白场,唱山歌,吹木叶,弹月琴,赛歌赶表[2]。这一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布依族青年査郎与白妹的忠贞爱情而兴起的。

传说远在明朝洪武年间,虎场坝这个布依山区,虎狼成群,经常侵害百姓,吞噬牛羊。猎户之子査郎撵山打虎不止,赢得寨邻厚爱。一日白妹上山砍柴,路遇九尺多长的白虎。査郎拉弓射箭,救了白妹。从此两人互生爱慕之情。占山为王的山官李山猫,已讨了八个女人,又对白妹起了歹心。求亲不成,又派家丁逼婚。查郎白妹只得提前完婚。李山猫借口山是李家的山,草是李家的草,吃山草长大的虎是李家的虎,打死李家的虎要偿命,抢走了白妹,又在虎场坝钉死了查郎。白妹闻讯,纵火烧毁了李家庄院。白妹见山官被烧死,从容走入火海。殉难的夫妻化作一对白鹤,直入云霄。向布依山寨洒下甘露。甘露化为清泉,流遍布依山寨,浇灌良田。所以,布依群众现在居住的地方,山清水秀;喝了清泉的布依人,勤劳英俊,耳聪目明,能歌善舞。

忠于爱情,不畏强暴,舍身为民的查郎与白妹,成了布依人心中的英雄夫妻。为了怀念他们,虎场坝以查郎白妹姓氏命名,称作査白场。每年他们殉难的这天——农历六月二十一日,成为一年一度的査白歌节。

这天上万的人来到兴义市[4]顶效查白场对歌,热闹非凡,三天后才渐渐散去。一是为了悼念查郎白妹这对坚守爱情的年轻人,二是为了寻找心中的爱情。査白歌节也成了布依民歌的发祥地。

追根溯源,民间文学是民族节日的根,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间文学与民族节日的融合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布依民族节日,不仅反映出布依民族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而且展示了布依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虽历经时代变迁,不断变革更新,但还是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蓬勃的生命力。

注释:

[1]“浪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自由择偶恋爱和交友的独有方式。“浪哨”系布依语,男青年称为“补冒”,女青年称为“买哨”。

[2]“赶表”即逢喜事和农闲赶场天。布依语叫“浪冒浪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寻觅配偶、交流感情的一种社交活动,多选择在做喜事和农闲赶场天进行。赶表时,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吹木叶和勒尤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1][2]均为布依人寻找、追求意中人的特有方式。

[3]安龙,属黔西南州所辖县。

[4]兴义,黔西南州州政府所在地。

参考文献:

[1]《兴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科技出版社,2011、9

[2]《黔西南风景线》,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0

推荐访问:民间文学 传统节日 渊源 少数民族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