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五年制高职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发表于:2022-12-11 12: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结合测量学基础学科的特点,指出了当前五年制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者从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仪器设备三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改革探索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职;测量学基础;教学;项目化教学

测量学基础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本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规测量仪器具有熟练操作能力,使之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原理、程序和方法;能独立承担地形图测绘及建筑物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借助测量仪器能进行一般工程的测绘、放线等工作;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所以,高职人才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

一、目前五年制高职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师资力量缺乏

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应具有“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高职人才的重要保证。事实上,在高职院校从事测量学基础教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系统地参加过实际测绘工作,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因此,在高职测量学基础教学中非常缺乏既精通专业理论,又能熟练地动手操作的“双师型”教师。

2. 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方面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高职测量学基础教学中依然存在重视知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测量技能训练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未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要求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实践教学环节只保证了课时与实训项目的数量,在质量上没有严格把关,学生对测绘工程的整体性把握较差,对某一工种、某一工序不能深入理解与熟练掌握,因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难以独立承担测绘生产任务,甚至于对测绘工程中某一具体方面的工作都不能胜任。教师教学上基本采用灌输填鸭式,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较少,课堂教学讲得过多、过细,并且缺乏新意,未能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这样一来,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这门课的学习失去兴趣。

3. 仪器设备严重不足

一般的高职院校,测量仪器只有传统的光学经纬仪、水准仪等,只能勉强满足实训基本要求。严重缺乏现代测绘仪器设备,譬如电子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测量常用软件与专业应用软件等,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没有。测量学基础教学仍以光学经纬仪和水准仪的使用、测绘法纸质测图、经纬仪加钢尺的角度和距离放样等内容为主,与测绘生产中已普遍采用全站仪作为常规仪器进行数字化测图和施工放样的现状相差甚远,学生很难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二、高职测量学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1. 培养“双师型”教师

要充分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首先要让教师真正投入到生产第一线。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可利用假期抽调任课教师到测绘生产部门和施工单位接受测绘实践锻炼。其次,要举办测绘技能培训班,订计划、订目标,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对受训教师进行测绘技能鉴定考核,并要求取得相关证书。再次,要适当安排教师到相关名牌院校参加进修学习,了解国内外测绘学研究动态,学习测绘新技术、新知识。最后,要建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激励机制,以竞争选优方式在“双师型”教师中选拔专业带头人,优先安排“双师型”教师任课,在教学中实现测绘理论与测绘实训的有机结合,并应对专业教师、实训技术人员参加教师职称评定和工程系列职称评定提供方便。只有切实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才能适应应用型、技能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理论课教学有机地贯穿到实践教学中去。

2. 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上有着和传统教学明显不同的表现特征。

(1)项目的选定与设计。项目的选定与设计是项目化教学的关键点,项目设计应以任务为中心,工作任务明确具体,相对独立。因此在课程项目设计时,我们按照施工员岗位所需测量的理论和技能要求,整合教学内容,体现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的教学思想,以项目为载体构建行动体系,对学科体系的课程进行分解和重构,理论知识从量上保持不变,排序重新组合。围绕岗位实际工作,结合教学现实条件,确定了五个工作项目,16个独立的工作任务。如下表所示:

项目涵盖了整个施工测量的主要工作,有一般项目,也有拓展项目,难度由浅入深,服从工作的程序,每个工作任务相对独立,每个项目结束时,学生均能实现阶段目标,同时教师也能较好地实现考查与评价。

(2)项目的评价。项目教学需要新型的考核体系,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过程管理,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恰当、准确、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实施完成项目非常必要,为此我们结合培养目标,建立了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阶段考核与总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操作、平时三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30%、20%。在理论考核中,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还增加了一些实践操作内容。

操作技能考核在测量学基础课的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关系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操作技能的考核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对测量仪器构造的了解、对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常规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方法,以及观测成果的计算等,而且要在考核中提出一些测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问题,以考核学生对施工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评价体系,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强化学习和工作的自我管理,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解决了传统评价模式带来的只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评价形式单一,评价片面的问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全面评价,效果较好。

3. 仪器设备的投入

一是加强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增添常规仪器设备,提高生均仪器设备数量,保证仪器设备能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二是可在实训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合理安排,对数量相对较少的仪器设备加以合理调配,提高其使用效率,达到人人都能操作仪器进行训练的目的。三是加强仪器设备的保管和使用,减少损失。应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特别是对电子仪器和光学仪器的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四是积极承揽测绘工程,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利用增加的经济收入进行仪器设备的更新与维修保养。

测量学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结合社会上出现的新技术,探索出更加合理、实用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等、靠、要,而应积极努力地投入到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一步一步地将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同时项目设计是否科学可行,教学项目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力训练与理论知识是否更好地衔接;直接关系到能力训练与专业技能证书考试是否更好地衔接;更直接关系到这些项目能力的训练,日后能否真正用于实际工作。因此测量学基础这门学科,有待于我们专业教师不断地摸索、创新。

参考文献:

[1]洪霄.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2]柳小燕.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测绘

技术装备,2005(1).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校区)

推荐访问:测量学 高职 课程教学 思考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