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除此之外,人们信仰的财神还有五圣、和合二仙、文昌帝君,还有活财神沈万三等。
在财神当中,正财神赵公明(图5)最受尊拜,传说他是主要负责“买卖求财”的专司,由于职责所在,人们更相信崇拜赵公明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财富,因此许多商家都喜欢摆它以祈求财源广进,正如河北《阳原县志》云:“财神,各商家各供于号中。每岁正月,为财神特别祀期,如民家之祀天地然。每岁二月十八日,亦献戏酬之。”而这种习俗也是由明代中叶左右开始盛行。赵公明财神形像大多头顶头盔,身披战甲,着战袍,手持皮鞭,他浓眉黑目,形象威猛高大。身边常配有珠宝、元宝、珊瑚或更直接的聚宝盆之类的寓意财富的吉祥器物。除此之外,刘海被称为准财神,他的形象大多为顽童形象,头发蓬松散落于额前、手中舞动着钱串的一边,而一只三足的大金蟾却嘴叼钱串的另一端,做跳跃状,充满了喜庆、吉祥的财气。由此形象引发的“刘海戏金蟾”(图6)也常常出现在民间年画和剪纸中,历代艺术家也有不少相关题材的传世佳作。传说刘海经常周济穷人,他走到哪里就会把钱撒到哪里,为人民带来财富,也为人民带来希望,因此他颇受民众的喜爱,民间亦有“刘海戏金蟾,一步一吐钱”之说。
五、“寄托性”的“财”
钱,在一般人看来,都是用来流通交易的工具,不过古时候的钱用途却有很多种,他们认为钱是一种很神圣的东西,可以祛邪避灾,在钱币上铸出不同的图案及文字,以祈求平安、富贵和吉祥。古时候的一些达官贵人、官宦权贵通常会在身上佩戴一些饰品,而有些饰品形式类似钱币,我们也时常可以从古装剧中看到,这种钱币形式的饰品被成为“佩钱”,佩钱与我们日常用于货币流通的钱币并非属于同一概念,它的功能与护身符相似。佩戴此类饰品主要是祈求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之功用。而多数佩钱用料、做工和艺术性都很强,因而虽不是真正流通的货币,也无实际价值,但它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原因也许就依附于它吉祥美好的深层寓意之中。
佩钱的外形酷似钱形,但不同的是,佩钱上面绘有抽象图案或吉语。其中,有些钱币上注有“上林”“延年”等二字吉语,更多的如“富贵昌乐”“金玉满堂”“与天无极”“富贵未央”“长生未央”“长乐未央”等四字吉语,这类花钱亦被称为吉语钱;此外在钱币上刻有牛、羊、猪等生肖纹样的生肖钱;在钱币上刻有疾驰奔跑的马形图案、轻盈飘逸的马形图案的马钱;在钱币正面刻有钱文,背面雕刻动物纹样、植物纹样、龙凤纹样、人物图样、抽象图案、云纹等的钱文钱;钱币上绘刻与民间占卜、社会习俗相关图样的咒语钱,虽然存在如此多的花钱类型,但最主要的花钱类型依旧是吉语钱。
在古代,钱币的用途很多,据史料记载,人类的居住环境不断发展,由最初的洞穴最终演变成房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因此在中国古代,人们十分注重房屋的建筑,在建筑施工中,上梁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工序之一,为了保证上梁过程的顺利,古人发明了“上梁钱”,它的主要作用是驱灾避邪,如果想要振(镇)宅,便可在钱上铸有平安振宅字样,如果想要辟邪,便可在钱币上铸有“斩妖伏邪”字样;在清代,子女成婚的大喜之日,父母会为子女准备“密戏钱”又称“合欢钱”,并将其撒在床上,这类钱币正面刻有“风花雪月”,通常是作为女儿的陪嫁之物,寓意嫁女祈求多子多福;古人出行并非如今人,有许多安全保障,因此,对他们而言,出门行旅伴随着未知的危险,佩戴铸有“顺丰大吉”的钱币可保其一帆风顺、平安归来。陕西省茂陵博物馆藏的西汉“日入千金,长毋相忘”佩钱(图7),属于行旅随身佩带系挂所用的吉语钱,即类似我们今天所用的“出入平安符”, 它寄托了对亲人的牵挂、思念、叮嘱……形形色色的钱币表现出人们美好而吉祥的愿望,这些也都彰显出人们对财富的崇敬与厚爱。
结语
从古至今,财富一直是人们追求的对象,但人们追求的并不是财富本身,而是它为我们带来的那些幸福美满的生活,为我们承载的那份美好的愿望,艺术充当一个载体,承载人们对“财”的期望,古人能做到“财”艺双全,足可见古代先人的卓越才能、智慧与艺术创造力。
设计艺术理应顺应自然规律、科学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人类的自我放逐,那些贴近却又清晰彰显人们生活本质的、民间的朴实而美好的夙愿为我们提供的创作源泉足可以引导我们通往人类的一个诗意生存和精神自由的空间。在这样的前提下,设计师和设计教育者理应秉承“天工开物,匠心独运”的艺术思想,尊重规律,立足民生物质及精神需求的满足,以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尺度和标准,运用活性思维进行艺术构思,这,才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新道路。
注释
[1] 螽斯虫,属飞蝗科,俗名“纺织娘”或“蝈蝈儿”,善于高声鸣叫,繁殖力很强。在《诗经·周南》中有“螽虫”一篇是为祝福他人子孙众多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