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龙艺是闽南一种具有地方特色、观赏性强和享有盛誉的民俗文化活动,流行于平和县一带。龙艺由“龙头”、“龙段”、“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和龙尾的扎制、装饰以及舞蹈动作略同于“舞龙”。几百年来,迎龙艺成为平和县民间最喜闻乐见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世代沿袭。全县15个乡镇,均有龙艺活动的历史。其中,小溪“侯山宫龙艺”以历史悠久、活动频繁、规模大、节数长、扎制工艺精良最具代表性。
关键词:龙艺;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
引言:平和龙艺艺术是由舞龙演变而来,是独具特色的舞龙艺术,在平和广受民众喜爱。在当代,对龙艺这项民间艺术我们更提倡它的创新,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融入现代的生活中。但是,记载龙艺技术的书籍文献却是寥寥。本项目主要是深入探究龙艺的主题内容以及宣传包装方式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对龙艺艺术的传承进行探讨,以期保护并弘扬传统的龙艺艺术。文章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艺)之乡”平和县为例,对闽南龙艺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传承意义进行了粗浅的梳理和探究。
一、龙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龙艺民俗活动流行于漳州市平和县一带。平和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置县,平和县位于漳州市西南部,东连龙海、漳浦县,西邻广东大浦、饶平县,南靠云霄、诏安县,北接永定、南靖县。平和县地处福建省闽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毗邻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平和的地理位置很好,处于闽粤的边界,是闽南文化和潮汕文化的汇合处,文化积淀深厚,是产生“龙艺”等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片沃土。平和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艺)之乡”。全县15个乡镇都有迎龙艺的历史,较经常开展活动的有小溪、九峰、南胜、坂仔、山格、安厚、大溪、国强等乡镇。其中以小溪镇的“侯山宫龙艺”最具代表性。
据传,明万历年间,太常典薄李文察辞官回乡时,看到祖庙侯山宫庙会表演的“舞龙”和“棚仔艺”,极为赞赏。他倡议把这两个项目结合起来表演,即把数节棚仔艺连接起来,改方形艺板为长条形,前后装上龙头龙尾,再配以乐队伴行,游于村街,名为“采架”,民间俗称“龙艺”。平和县第一尾龙艺就这样产生。侯山宫龙艺轰动一时,各乡镇纷纷效仿。最早只有4节,后来慢慢增加。有关“龙艺”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清初康熙版的《平和县志》卷十《风土志》有载:“民间结采架,选童男靓妆立架上,扮为故事,数人肩之以行,先诣县庭,谓之呈春。”这“采架”,至少是龙艺的雏形了。解放前的龙艺活动,多由各村村民凑合,并推出一名会首筹办。每户或每二三户负责结一节艺,富裕人家结二节、三节不等。“装艺”的人不但要出钱,还要出人“抗艺”,并视扛艺为光彩事。道光版的《平和县志﹒风俗志》记载到龙艺出游的盛况,“自辰至酉时为止,观者蜂拥,男女阗寒街巷,有不远数十里而至者。”由此可见,龙艺在当时已经成为民间最喜闻乐见的一项民间风俗活动。
旧时,龙艺活动除了在春节元宵节举办外,还根据各乡社寺庙不同的庙会时间,结合迎神赛会一起进行,较经常举办龙艺活动的寺庙有小溪镇侯山宫、坑里王公庙、坂仔铜壶宫等。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龙艺活动多由农村、街道集体举办,相当活跃。改革开放以后,百废俱兴,民间龙艺活动更加活跃,除了春节、元宵节之外,各种庙会活动,蜜柚节也会举办龙艺活动,且龙艺艺棚的装饰和艺旦的打扮更加华丽,新科学技术融入到了传统技艺,电力照明(日光灯、节日灯)的运用取代原始的火把、灯笼、瓦斯灯,且伴有广播歌曲,场面更为壮观。1986年中秋节长有达72节。龙艺出游称“迎艺”,“龙艺”踩街时还配套有彩灯队、彩旗队、彩车队、舞狮队、锣鼓队、落地扫等。
近年来的龙艺注重科技含量,在规模和档次上下工夫。2007年元宵,小溪镇设计制作的“龙艺”更是史无前例,118节的“小溪镇百节龙艺”以强大的阵容、新颖的造型展现在观众面前,其400多米龙艺之长创历史新高。2007年元宵长而多节的“小溪镇百节龙艺”具有广博的象征意蕴,分为“古代篇”和“现代篇”两大类,“古代篇”由神话、历史、戏曲等3个主题构成,“现代篇”主要包含国防、科技、平和特产、奥运等4个主题。为了彰显“巨龙腾飞”这个文化内涵,龙艺设计者在“龙艺”设计制作过程中,注重追求一种融民俗性、艺术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观感效果。譬如,“古代篇”里包含“八仙过海”、“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木兰从军”,而“现代篇”里则特设了“长征一号”与“长征四号”火箭模型,同样为了追求逼真,“火箭”升空点火处采用照明与风扇原理,造出一种“火箭”騰空而起的气势。
二、龙艺的艺术特点
龙艺一般由“龙头”、“龙段”、“龙尾”三部分组成。
“龙头”和“龙尾”,龙头和龙尾的扎制、装饰以及舞蹈动作略同于传统“舞龙”。龙头前面也有一个武士持彩珠戏龙作舞。
“龙段”,由数十块“艺板”连接而成,每块木艺板称“节”。每节长约3米,宽约0.3米,木制。每节艺板由两位壮汉肩抬,称"扛艺"。艺板上用竹、木、纸、绢等材料扎成楼、阁、舟、车模样,并点缀花卉草虫鱼和彩灯,此项工艺称“装艺”。龙艺的节数不一,有24节、28节、36节等等,多选择“双数”吉祥数字。每块艺板上站一位5至8岁少女或少男,全部按戏曲人物打扮,称“艺旦”。明清时期只选用“男童”,民国后,男童和女童都可以被选为艺旦。艺旦的服饰装扮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可着古装也可着现代装。
“迎艺”,也称龙艺出游。龙艺出游时,各节艺板之间有木制旋钮连接,活动自如,在大街小巷穿梭自如。迎艺活动白天和晚上都可以进行,时间一般是早上8:00开始,到晚上23:00结束。迎艺活动,白天和晚上都可以进行,夜间出游时,配有灯管照明,古时候多用火把、灯笼,现代则采用日光灯、霓虹灯,流光溢彩。龙艺出游时,伴有乐队,旧时是锣鼓相伴,现代增加了鼓乐队、彩车队,场面更加壮观。
平和龙艺艺术是由舞龙演变而来,是独具特色的舞龙艺术,在平和广受民众喜爱。在当代,对龙艺这项民间艺术我们更提倡它的创新,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融入现代的生活中。其独具的特色艺术,融合舞龙、艺术造型、戏曲文艺表演、体育运动、祭祀祈福等元素为一体,每条龙艺都有各自的主题,体现着闽南的民间文化,深刻的民俗底蕴成为闽南一种著名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在闽南各县和台湾地区享有盛誉。龙艺已成为平和县的一张名片,平和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艺)之乡”的美誉。民间艺术通常把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世界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式,体现出“真善美”的特质。龙艺是人们祈福的一种方式,祈祷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三、龙艺的创新传承和保护
龙艺闹春节、闹元宵是平和县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早在70年前,小溪镇、九峰镇、坂仔鎮等就有民间龙艺活动闹春节、闹元宵的风俗。特别是近十年来,龙艺成为每年闹元宵的品牌保留节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龙艺的制作工艺越来越讲究,科技含量不断增加,规模和档次也不断提高。2007年元宵,118节的“小溪镇百节龙艺”以强大的阵容、新颖的造型展现在观众面前,其400 多米的长度创历史之最,并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然而,就是这样的民间瑰宝却深藏闺中,长期以来,一直停留该县作为春节、元宵等节庆的助兴娱乐节目。目前,虽然随着龙艺文化艺术的传承,该县已衍了不少制作龙艺的技术人员,小溪、坂仔、南胜等乡镇活跃着一支支制作龙艺技术队伍,但这些术人员只在春节、元宵以及县内重大节庆活动举行龙艺踩街的时候才有用武之地。如何让外界通过平和了解龙艺,通过龙艺了解平和,让龙艺民间文化艺术走向市场,走上产业化道路,成为平和人思考的方向。
此外,龙艺的传承也遇到了很严峻的问题。
平和县有15个乡镇历史上都有迎龙艺的记载,但是近几十年来有持续举办龙艺活动的乡镇只有10几个。有的乡镇由于资金或者群众原因都已经不再举办这项活动了,民众对于举办龙艺活动的热情不比当年,对于“扛艺”的观念也有所变化。以前人们对“出钱装艺”和“出力扛艺”是感到光彩自豪的,群众也乐于参与其中,但是近年来,民众对于“抗艺”这件事兴致不像以前那样热衷,甚至会要求要支付工钱,才愿意“抗艺”。更有个别的龙艺队伍,改变传统的“肩抗”,用车轮代替,他们觉得这样省时省力。采访龙艺继承人李荣华老先生的时候,老先生谈到关于龙艺继承人的问题是也是一脸无奈。他说,关于继承人问题也是这几年他很头疼的事情,也收过几个学徒,可是造诣高的那个学生有他自己想做的事,而文化造诣不高的又不能独当一面。所以来来去去也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承人。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视野下,我们必须对民间艺术的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诚如一些学者指出,现今社会,民间艺术及其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电视、印刷等技术的迅猛普及与提高,老百姓有更多的渠道满足其审美的需要,很多老的民间艺术生产基地都萎缩甚至消亡,民间艺术面临着不发展创新就没有出路的窘迫局面。我们在保护龙艺的传承时还应该注入新的内涵。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历史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进行忠实原始的继承,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人们的时代意识和审美方向也紧跟着时代步伐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与时代节拍相呼应,利用龙艺的基础,体现民间生活,就像龙艺传承人李老先生说的:“要做到传统技艺和时代的结合”。只有这样,民俗文化才能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此外,民俗活动的创新,该注重培育现代节日文化。因为现代节日文化中不仅蕴含着强烈的时代特性,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地方固有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创造力,对于增强一个地方的凝聚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平和县,龙艺活动时间多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为外出创业的返乡人员和华侨台胞返乡谒祖高峰时期,龙艺活动为平和县的节日旅游汇聚了不少人气,也促进了平和县的对外文化交流。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可开辟龙艺相关产业一条街,制作龙艺模型,或将花草、灯饰、动画和脸谱等制作龙艺的道具以及土楼、蜜柚、林语堂以及灵通山等本土乡情化整为零开发系列产品,作为既有艺术价值又可随身携带或适合家庭和公共场合摆设的饰品,让外来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龙艺的艺术风采,还可领略到本土风情,促使龙艺文化品牌的树立和产业链的逐步形成。
龙艺的现状和发展都备受平和政府的关注。现在已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如近年来,开展了很多宣传活动,通过一些主流媒体的播送,来提高龙艺的知名度,而且平和每年的蜜柚节的开展,龙艺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侯山宫、天龙寺等数十个寺庙管理机构已经聘请了数十位熟练掌握龙艺扎制技术的技师。早在2008年,平和县人民政府已经把“平和龙艺”列入“平和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民间艺术的传承来自于多重力量,政策制度和社会力量必不可少的。比如:
1、政府对龙艺活动给予支持
资金问题一直是龙艺项目的一个难题。据了解,自1989年至2011年,侯山宫龙艺每年装3到7尾龙艺,需要花费资金10-15万元。而2008年的118节龙艺则花费了25万元。每年的龙艺活动都要花费基金,政府应该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刘锡诚提出保护民间文化的具体措施,要在中小学生中加强民间文化的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间文化博物馆,在全国建立中国民间文化博物馆;要充分估价民间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对民族文化的贡献。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事业产业的扶持,使得龙艺活动能够持续开展并得到较好的发展传播。
2、发挥传承人的作用
奖励和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发挥他们的作用,结合每次龙艺活动的实践,培养一批新的熟练掌握龙艺制作工艺的人才。这样才有助于龙艺活动的薪火相传。定期召开龙艺技术研讨会,传承人之间进行龙艺制作工艺的交流,这样有利于制作出精美的龙艺制品,提高龙艺的观赏性。
3、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和龙艺虽然对平和县广大人民群众影响很大,但是对于平和龙艺的记载却是寥寥。平和县人民政府应该组织专业人员,配合侯山宫委员会,进一步深入的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平和龙艺”的起源、发展等,将其做好整理和资料归类。组织专业小组,对龙艺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分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加强对外交流、通过媒体宣传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平和龙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通过侯山宫和台湾各个寺庙的联系,加强海峡两岸龙艺活动的经验交流。提高龙艺的对外影响力。同时,政府可以拍摄相关的视频动漫,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宣传。比如把民间迎龙艺的过程制作成动漫,通过媒体播送,来加大龙艺的知名度。动漫是一种极具开放性的文化,它“能够吸收传统的精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吸取人类漫长历史上积淀下来的精髓,又虚心接纳现代技术制造幻影的本领,悉心用各种手段充实自己,从而创造出一种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以求的合力文化”。正是动漫的这种开放性赋予了它在当代社会促进非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的可行性。
结语
无论如何,保护民间艺術所承载的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对于民间艺术,我们应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商业开发,多挖掘其文化内涵。平和县龙艺民间艺术,我们要看到它所蕴含的一代又一代的闽南文化,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传承。就像传承人李荣华老先生说的这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的融合,在龙艺上体现现代技术,这是龙艺的与时俱进。总之,包括闽南龙艺在内的民俗文化中有很多闪光的因子,这些因子都是推动民俗文化建设的动力。在今天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强调各地的新一代对于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在弘扬当地民俗优秀传统的同时,着力探索和创造民俗节日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把继承传统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寓个性、特色于共性和发展进程之中。我们深信,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民俗文化保护工程措施的落实,平和龙艺民间艺术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蘋.谈闽南龙艺的保护、发展与传承[J].艺术教育,2011,08:48.
[2]陈华俐.舞动“龙”头闯市场[N].闽南日报,2009-06-10A02.
[3]林胜洁.平和小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艺)之乡”[N].闽南日报,2008-05-13002.
[4]赖玉婷.闽南平和龙艺民俗传承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山东大学,2014-04-10.
[6]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08.
[7]王会莹.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现存状态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15.
[8]赵伟乾.继承传统民间艺术 丰润社会精神文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28.
[9]刘昂.文化产业视域下的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民俗研究,2012-05-15.
[10]田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间艺术及其传承.民族艺术,2011-10-15.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