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做陶泥作文【10篇】

发表于:2022-12-29 19: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做陶泥作文1  今天,我和梁佳欣一起去拱北的“陶一天”做陶泥。  一进门,“哇!”好多用陶泥做成的小作品,看得我眼花缭乱。老板让我们挑个自己想制作的作品。我百里挑一的选出了一个Hello。kiti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陶泥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

做陶泥作文【10篇】

做陶泥作文1

  今天,我和梁佳欣一起去拱北的“陶一天”做陶泥。

  一进门,“哇!”好多用陶泥做成的小作品,看得我眼花缭乱。老板让我们挑个自己想制作的作品。我百里挑一的选出了一个Hello。kiti小瓶子。开工了,我抽出了一小部分的陶泥(握起来好柔软呀!)把它压成一个小圆片,当瓶底。围着它在上面绕两条长条形的陶泥,当瓶身。拿来木条,把瓶子里外给抹*。(抹外壁从上往下,抹内壁从下往上。)我一手扶着瓶子,一手小心翼翼地抹着,我屏声息气,瞪大眼睛看,生怕把它给抹碎。不一会儿,就把瓶子抹得很光滑了。这时,一位老师走过来了,拿起我手中的瓶子,用一个像饭勺一样的工具,用力地拍打着。“啪!啪!啪!”我吓坏了:老师啊!你千万不要把我辛辛苦苦做好的瓶子弄坏呀!出乎意料,渐渐地,渐渐地,瓶子从歪七扭八变成了有模有样的,而且既有形又匀称。下一步,就是我最拿手的印图案了。我三下五除二印好了两个小猫图案。然后用锋利的刀,把它的背面刮毛糙,再涂上一层有粘性的陶泥,把它粘在瓶子上。最后我拿来吹风机对着瓶子“呼呼”地吹着。眼见着瓶子由原来的棕色,慢慢地,慢慢地泛白了。三四分钟后,一个朴素的瓶子出炉了……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亲身体验了做陶泥的乐趣。

做陶泥作文2

  “叮铃铃……”,传来上课的铃声。噢,原来这节课是上“传统文化体验一小时”。我既激动及开心。

  这次我们是学泥塑。这位给我们讲泥塑的老师姓冯,他面容清秀,十分和蔼。

  冯老师首先跟我们讲起了泥塑的文化和故事,他讲得通俗易懂,很快就到我们自己动手做陶泥的环节。

  冯老师吩咐大家都要做一个蝙蝠。过了五分钟,大家还在犹豫,不知从何下手,此时,冯老师说:“不要想着一次就能做好,先把陶泥一块一块放上去,好的陶泥都是改出来的。”我们听到此话后,纷纷开始动起手来,过了十几分钟,我们做的蝙蝠都已经成形了,我看了看袁畅同学的蝙蝠,再看看自己做的蝙蝠,我又修改了起来,再过了五分钟,我终于完成了。冯老师还说到:“这种泥是软陶,把它放进锅里隔水蒸20分钟就会变硬,定型。”冯老师的话刚说完就传来下课的铃声。

  这次学习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收获了许多。

做陶泥作文3

  “叮铃铃,叮铃铃……”在上课铃声中,我回到了教室。老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哇”!身后还有两位“大汉”拎着满满两箱“玩具”——紫砂泥!

  老师走上讲台,把早已准备好的视频亮了出来。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瞪大眼睛看完了视频,个个目瞪口呆——老师做陶泥跟我们玩橡皮泥似的,毫不费吹灰之力。

  轮到我们自己实践了。我双手拿着尺子,用力一切,陶泥立马成了两半。我拿着其中一半搓成球状,右手用力一拍,掌中的球变成了一张“大饼,”。我用一只白纸将“大饼”包住,然后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飞快地搓起来。可是,因为力度没掌握好,不仅没搓好,还出现了许多的裂缝。我只好重新做。这次我先请教别人的方法,经过多次的询问总结和实践,我终于把象身做成功了。

  下一步就是做像头了,我拿出一些陶泥搓成大小合适的圆形。可是,该怎么安呢?我急得抓耳挠腮,忽然眼前一亮——有了,用牙签。于是,我从厨房的柜子里找来一根细长的牙签,一头插在象头上一头插入象身,这样,象就长了一个大脑袋了。

  最后做大腿,如果你觉得非常容易,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若太过用力,它就会变得很扁或断,若太快则变得很细,若太慢则变得很粗……我只能去请教老师,老师一边耐心的给我讲方法及要领,一边示范给我看。不一会儿我也独立的完成了大象的整体轮廓。

  最后,我又分别将眼睛、鼻子、耳朵、尾巴等细节部分做好并安上了。“大功告成!”我开心地叫道。

  只见我的小象十分有趣:身体圆圆滚滚,一条小尾巴向上翘着好像在对你打招呼。它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耳朵了。两只蒲扇似的耳朵立在头顶两侧,远远的望去又象是米老鼠。

  这样,名副其实的“米小象”就诞生了。

做陶泥作文4

  今天我们手工课是做陶泥,老师带我们去陶泥制作室上课学习,听说做好的陶泥可以带回家,我们都干劲十足。

  说干就干,拿起干巴巴的陶泥,洒上几滴水,使泥变得柔软了许多。先切下一小块陶泥,把它搓成小螃蟹坚硬的外壳,再精心捏出了两个大大的钳子。我刚把大钳子安到螃蟹的两侧,不料大螃蟹的“头壳”却渐渐地开裂起来。我只好再用点水把裂口融合。接下来,我又开始捏螃蟹的六只又细又长的尖脚了。这个过程比较简单,只一会儿功夫就做完了。第三步,我又要捏小螃蟹的两只小眼睛了。这个过程最简单了,直接在两个眼睛处点上两个长点点就完工了。

  好了!大功告成。看着大螃蟹身披坚硬的铠甲,挥舞着高过头顶的铁钳子,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不过,看着眼前这只活灵活现的小螃蟹,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忽地,我突地想起每个小螃蟹壳上都有一个大笑脸似的刻痕。于量,我拿起刻刀,在陶泥螃蟹的铠甲上加了一个威风八面的刻痕,此时此刻,小螃蟹看上去更加威武了。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老师说我们做好的陶泥,下次课就可以取回家了。我们期待下一次的陶泥课。

做陶泥作文5

  或许友爱已随时间的流逝而走远,请你不要再提起逝去的,因为,我不敢于面对我的心……——题记

  这位朋友就是我儿时的伙伴——李谷雨。可是,就在两年前,她与家人一走了之,在外婆的村子里毫无音讯……虽然她走时没有和我道别,但我也不记恨她,毕竟她是我最好的同学。

  我凝望着书桌上的凤凰陶泥,我笑了……

  那一年的暑假,我和她就是在外婆家门前的小河边相逢的。我看到了她,就非常高兴,我老是问她:“我上次送你的水笔还够不够?练习本用完了吗?不够再向我要!”她总是不好意思地说:“够的够的,以后不要再破费了。”

  她们家是做陶艺的,做工很精致,据说在她爷爷手里,有一本祖传秘籍,对她们家很管用,这,就是她们家的经济来源。

  一天,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来我家玩,我总是认真地接待她,她很能干,晚饭后,她总是抢着洗碗,在外婆的后院里的*石板上。

  晚饭之后外婆把今天做的蜡烛给了她十根,她默默不语地接下了。奇怪,*时给她东西都不收的呀,我心中波澜起伏,久久不能*静,怎么了今天?

  临走时,她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我说再见,“欢倩,再见……”路灯昏暗,远处我好似有看见她不止一次地回头望着我……

  第二天她没有来我家,我去她家找她,映入眼帘的场景令我不敢相信。房子空了,人也没了,只看见桌子上的字条和一个凤凰陶艺格外引人注目。我走进去看了看,原来是她留给我的字条。

  欢倩,再见了,再见!——谷雨

  哎,我不知何时才能与她相见。

做陶泥作文6

  在一节美术课上,我们的任务是用刻刀在陶泥上雕刻各种各样的图案。

  我本想做一只古代皇宫屋顶上的小兽,可惜我又不知小兽该怎么画。在这时,老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出了古代四大神兽的图片,于是,我打定主意,做四大神兽中最简单的“白虎”。

  一听柴老师讲完,我便迫不及待地拿出棕色的陶泥,用尖头的刻刀在陶泥上细心滴勾勒起白虎来。心想:“我肯定会做得比别人好!”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因为我认为选白虎为题材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而且我相信自己肯定能把白虎画得和屏幕上的一摸一样。画好了白虎后,我又对白虎做了简单的修改。可是在和屏幕上的白虎做了比较后,我觉得自己画的白虎实在太瘦了,于是就用手指把白虎的肚子抹掉一点,然后用刻刀画了一条弯弯的线,这样白虎看起来就肥多了。当我再一次把自己的白虎与屏幕上的做了比较后,又感觉白虎背上的珍珠有点小,我又用手指把珍珠抹掉,重新勾画了一颗大珍珠。就如此反复,我这里改改那里修修,最后才对白虎满意地点了点头。我喘了口气,进入了第二步。

  接着,我又用一个头是圆的刻刀把白虎旁废弃的陶泥刮掉。刮完后,我把高低不*的地方做了修改,一只白虎就这样“诞生”了。

  我仔细地打量着自己的白虎,觉得自己把它做得非常美,栩栩如生,看它的眼睛,囧囧有神,再看它的四条腿,似乎马上要腾空而起。白虎嘴里露出几颗牙齿,背上驮着一颗闪烁的珍珠,尾巴随风飘动,威风凛凛,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

  我的白虎得到了老师、同学和自己的一致好评,我感到很欣慰。

做陶泥作文7

  今天,美术课上做什么呢?我期盼地想。

  哇!是陶泥!今天我们要学习做陶泥。我想:陶泥应该和橡皮泥差不多,橡皮泥做东西那么简单,那用陶泥做东西也肯定很简单的吧。

  这次是一小组合作来做“墙”,墙可以分成3个部分:墙顶,墙身和墙底。可以做各式各样的墙,长方形的,正方形,斜的,正的,高的,矮的……什么样的都行,但必须得牢固,不会倒。老师对我们说:“做陶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做陶泥看着很简单,像橡皮泥一样,其实里面还有很多重点,比如:做墙可以用搓泥条的方法,搓泥球的方法,还有做小泥砖的方法,粘贴的时候要用水来连接,不然的话一但搭高了就会倒掉的,相当于白做了,那样可是相当的惨呵!这一点可要牢牢地记住了。”“原来做陶泥还有这么多讲究啊!可比想象中难多了。”我想。

  听完老师的话,我们小组讨论了一下,最后决定用做泥球的方法做一个有创意的“墙”,我们先开始坐底,把一大块泥经过拍,拉和揉给这块泥给揉和,软了之后,搓成一个光滑的大球,把它压扁再在上面刻一个正方形出来,撕掉多余的泥,哇,一块正方形的底“出炉了”!这次做底成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接下来我们就要做泥球了。

  我们分工合作,一个小伙伴来揉球,我和另外一个伙伴来粘贴,摆造型,不知不觉,经过我们3个人的默契合作已经搭了4层了,可是我们不知道怎样做窗户,正在我们苦恼的时候,老师过来指点我们,我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她首先在两排泥上扎了2根牙签,再横着扎了一根牙签,呵,一个窗户框做好了,把泥球包上去,一堵墙就这样做好啦!

  经过我们大家齐心协力,默契的合作和老师的指点,我们完成了一堵独一无二的墙,这可真是一堂有趣的陶泥课!

做陶泥作文8

  我的快乐我作主,星期天的下午,我跟随晚报小记者团来到凯旋花园,在这里有一场快乐的活动——玩泥巴。我们到现场时,老师已经在等我们了,还有一位老师在为我们做道具,老师用力地和着泥,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

  泥巴终于被老师弄好了,看到我们急切的眼光,老师顾不得洗手就给我们发陶泥了,看着那一块块的泥巴,有的女同学不敢下手,有的不知怎么弄,还有的怕弄脏衣服。我不管那些,老师告诉我们怎么做以后,我们就开始了。不一会儿,“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响起来——老师说,陶泥里有很多颗粒,要把颗粒都摔出来,才能继续往下做。同学们越摔越带劲,好多都站起来了,我们高兴地摔着手中的陶泥。

  同学们开始塑形了。手中忙着,嘴上说着,脸上笑着,大家都陶醉在其中,我也开始做了。先做一个雪人吧!圆圆的身子上用牙签接上了一个圆圆的脑袋,又做了胳膊、眼睛、鼻子、嘴巴。做完后可我还觉得少点什么,左想右看,哦,原来是少了一顶帽子,很快我做出了帽子戴在雪人头上,果然好看多了。看着我亲手做的泥雪人,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捧着它就爱不释手了。我看到同学们有的做的杯子、有的做的花瓶、有的做的小动物、有的做的火箭、还有的做的豌豆荚、糖葫芦……大家眉飞色舞地谈论着自己的作品,就像得了奖状一样自豪。老师看我们这么爱不释手,就让我们把自己做的作品带回家,我们一听这消息,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最后老师还告诉我们怎么保存。

  快乐的陶泥快乐的我,我们在泥巴中玩出了丰富多彩的暑假,这样的活动真令我开心。

做陶泥作文9

  陶泥可以做很多物品,常见的有花瓶茶壶……于是,我就拉着嫂嫂带我去体验了一把“陶泥瘾”。那为什么要做陶泥呢?因为陶泥外表美丽、色彩丰富、奇形怪状,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耐心,还有,有一双巧手是最基本的,为了看看自己有没有一双巧手,所以就想来做。

  首先,我拿到了一块泥,那块泥很大又很沉,一只手根本拿不起来,所以只好用两只手捧着,但那块泥实在太重了,我好像捧着世界上最重的铁——玄铁一般,往转盘上摔,这一步管它叫摔泥,在摔泥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防止干裂。

  摔完泥就是泥的形状,只有花瓶简单,那就做花瓶吧。说完,转盘就转了起来,现在就可以用手来捏花瓶了。花瓶的长短是自己决定的,如果做大花瓶就拉高些,小的就拉矮。

  因为是第一次,做起来比较生疏,所以那个力度不是很好掌握,捏坏了很多次,做瓶口要用一根手指伸进去,就有一个洞,里面就用一种特殊工具,伸进去转几圈就好了。

  成型后的陶泥就要上颜色了,你只要挑一种颜色,让那儿专业的陶泥工上色就行了。我挑了紫色,因为紫色很淡,而我就喜欢淡淡略带颜色的东西,走前吩咐我一个星期后来取花瓶。

  一个星期过后,我的陶泥花瓶做好了,淡淡的紫色显得很优雅,小巧的形状显得很可爱。我爱极了这个花瓶,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好看的东西不一定耐用。就陶泥与花瓶对比吧,陶泥成形后向地上扔,虽然没了形,但能重做,可花瓶碎了,就拼不回来了。这就是我喜欢陶泥的原因。

做陶泥作文10

  今天,赖老师教我们做手工——陶泥手工。

  赖老师给我们准备了做手工的工具:陶泥、转盘、水和毛刷。他向我们讲述了做手工的注意事项后,我迫不及待地去拿自己的手工工具。啊!我想做一个圆形的笔筒。首先,我用陶泥搓成一个圆圆的底放在转盘上;然后,我拿了一块陶泥,用双手的手掌来回搓成一条条泥条,搓成的泥条犹如一条又细又长的水蛇;接着,我把这些细长的泥条用毛刷涂上水放在笔筒圆底的边沿,一层一层一圈圈有规则地往上围起来。

  原来做陶泥手工是这么简单的呀!我一定做个漂亮的笔筒给老师看看,让他大饱眼福,好好地表扬表扬我。正当我得意洋洋地想着的时候,突然笔筒中间部分裂开了。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箭一般地跑到赖老师跟前,焦急地问他:“赖老师,我笔筒中间部分裂开来,你知道为什么吗?”赖老师走到我笔筒跟前观察后,他笑眯眯地说:“是因为你放的陶泥不够多,应该再补多一些陶泥去,这样笔筒会变得更牢固。”我听了赖老师的话,恍然大悟。

  于是,我连忙再补多一层陶泥到裂开的部分。最后,我在笔筒上做了些小装饰。我把笔筒带回家,妈妈夸我是手工小能手。

  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夸奖,我顿时心里美滋滋的,整天的心情都是最快乐的。


做陶泥作文10篇扩展阅读


做陶泥作文10篇(扩展1)

——做陶泥作文10篇

做陶泥作文1

  陶泥也许是那样**无奇,可经历一番“整形”后,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这不,今天早上,我们就去陶艺馆体验了一把。

  初来乍到,满馆的陶泥艺术品与工具映入我的眼帘,我们异常兴奋,师傅们带我们参观了一下,为我们做示范,我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慢慢地,陶艺品就完成了。我心中窃喜,这对我真是小菜一碟。

  我捧着一块陶泥,放在陶瓷转盘上,突然,陶泥嗖地飞了出去,砸在我的身上,留下了它的印记,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开始意识到它的难度。我再次把陶泥放在陶瓷转盘上,小心翼翼地做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基本模型定好,看着身边的朋友都做得很好,我心急了。我把陶泥按了按,揉了揉,捣鼓了一下,不料,捏着捏着,就变形了,第一轮——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静下心,卷土重来。我认真地总结失败之处,当要做成的时候,因为把握力不好,第二轮——又败。

  接二连三的失败令我受挫,原本那份自傲不在,拦路虎让我不自信。我不会被打败的声音突然我在耳边回荡。拾起信心,卷起袖子,准备重新好好干一番。我集中注意力,一丝不苟地捏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陶泥终于在我的手下“整形”成功了。见着自己的艺术品,甜于心,喜于色。

做陶泥作文2

  星期天,我和姐姐去捏陶泥。走进陶艺坊,我看到了两种捏陶泥的方法,一种是用手捏,还有一种是用机器捏。我和姐姐都选择了用手捏,因为用手可以捏出很多植物和动物,而用机器只能捏出陶罐、碗或者花瓶。当我们捏的时候,有一位老师给我们一人做了一个桃心形的盘子。

  我捏了两个小娃娃放在盘子上,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姐姐捏的是一个小天使,她把桃心形盘子作为小天使的沙发。我本来想把我的作品送给老师,可是泥巴还没有晾干,我想星期五再送吧。

做陶泥作文3

  昨天下午,妈妈带我到“陶然陶艺馆”去做陶泥。

  一进门,我就被这满屋子里的陶艺作品吸引住了。屋子里到处摆放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瓶瓶罐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屋子的一角有几台像磨盘一样的机器在几个哥哥姐姐的操作下,不停地转动。在我看得正入迷的时候,一位哥哥走到我面前说:“小朋友,你也要做陶泥吗?”我心里跃跃欲试,点了点头。哥哥就帮我系好了围裙,让我坐到了机器跟前,还帮我放了一块褐色的泥巴。我就照着哥哥教的要领,开始自己做了起来。

  我想做一个漂亮的“杯子”。一开始我很紧张,生怕自已做坏了、做不成功,不敢下手。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勇敢地动手做了起来。可不知为什么,随着“磨盘”的快速转动,我的泥巴越做越小,甚至连最后一小块泥巴,也被我不小心踩踏板的劲太大,“嗖”的一声,飞到了地上。

  这时,那位哥哥走到我面前又帮我放了一块泥巴。又用和蔼可亲的语气教我做陶泥的基本技巧和手法。还不时地安慰我,让我不要灰心,也不要着急,要慢慢地做、细心地做。在哥哥的指导下,我的“杯子”终于做好了,虽然样子有些不好看,粗糙了些,但还是做成功了。而且受到了哥哥的表扬。这让我很开心!

  做陶泥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启示:做事不能心急,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更要慢慢来,细心地做。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做陶泥作文4

  4月6日下午,我、表弟、妈妈、舅妈一起去万达广场五楼的创艺天地做陶泥。

  首先,我们挑选了各自喜欢的样品,我做碗,表弟做花瓶。老师给我们拿了两块泥,帮我们把泥摔成正方形后,放到了转泥盘上。老师教我们把手弄成贝壳形状,再盖住泥,把泥做成圆形。于是,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制作了。我先在水桶里把手弄湿,再用脚踩踏板,转盘就转了起来。刚开始感觉有种东西打击着手,可几分钟后,泥慢慢变圆了,打击感也消失了。

  老师又教我一只手放在泥上作为支撑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要慢慢的、轻轻的往中间的泥按下去,我做好了。老师再教我把手弄成像螃蟹的钳子一样,夹住边缘,轻轻地往外挤压,我也做好了。老师最后教我把边缘弄细,把泥多的地方弄到少的地方。我做着做着,突然一块泥塌了下来,我只能从第三步重新做起。结果,又有一块泥塌了,我再做。不知为什么,一半的泥又塌了下来,我还是不放弃,决定把剩下的泥做成一个小杯子。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小杯子做好了,我感到非常高兴。

  通过这次做陶泥,我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只要不放弃,一直坚持,要有耐心,就一定会成功。

做陶泥作文5

  生活有爱,所以总有一些事情会让我们时时感动。

  记得那个星期五早上,我一起床便感到不适,一检查,原来我生病了。妈妈立刻打电话给我请假,过了一会儿,便出门上班去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到了早上九点,“叮铃铃……”电话铃响了,妈妈带着可惜的口吻对我说:“今天全班同学去劳动基地游玩,你与机会擦肩而过了。”通话结束后,我一声大叫:“啊!”这可是我到五年级盼星星盼月亮的,而且小学里只有那么一次呀。我带着失望的心情走出了房间。这一天,从这时开始便十分无聊、漫长。我坐在沙发上,想着同学们正在车上说说笑笑,我的心也随之飞了出去。我在家中东逛西走,一切事物都变得十分单调。时间也仿佛凝固了,一动也不动,我激动地在屋里踱着脚步,恨不得马上插上翅膀飞出去。

  这一天,我是在失落、伤心、遗憾中度过的,真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我终于熬到了放学,一天终于度过了。过了二十分钟,“叮咚”我们家的门铃响了,我打开门,知道是邻居同学为我捎信来了,他不仅为我捎来了作业,还气喘吁吁地对我说:“我给你带来了一样神秘的东西,你猜猜看是什么?”我立刻说:“噢,我绝对猜不到的,你赶紧说吧,别卖关子了。”同学说:“是一个陶泥。”

  这时,我感到又激动又高兴,我为同学不知劳累地为我送来东西,为他人着想而感动;为有一个陶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对那位同学说:“谢谢你,是你带给我了快乐和幸福。”

  这一个陶泥,不仅给了我快乐,也感动了我。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每次回忆都会在我心底激起一些微波,让我高兴,也让我十分感动。

做陶泥作文6

  陶泥可以做很多物品,常见的有花瓶茶壶……于是,我就拉着嫂嫂带我去体验了一把“陶泥瘾”。那为什么要做陶泥呢?因为陶泥外表美丽、色彩丰富、奇形怪状,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耐心,还有,有一双巧手是最基本的,为了看看自己有没有一双巧手,所以就想来做。

  首先,我拿到了一块泥,那块泥很大又很沉,一只手根本拿不起来,所以只好用两只手捧着,但那块泥实在太重了,我好像捧着世界上最重的铁——玄铁一般,往转盘上摔,这一步管它叫摔泥,在摔泥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防止干裂。

  摔完泥就是泥的形状,只有花瓶简单,那就做花瓶吧。说完,转盘就转了起来,现在就可以用手来捏花瓶了。花瓶的长短是自己决定的,如果做大花瓶就拉高些,小的就拉矮。

  因为是第一次,做起来比较生疏,所以那个力度不是很好掌握,捏坏了很多次,做瓶口要用一根手指伸进去,就有一个洞,里面就用一种特殊工具,伸进去转几圈就好了。

  成型后的陶泥就要上颜色了,你只要挑一种颜色,让那儿专业的陶泥工上色就行了。我挑了紫色,因为紫色很淡,而我就喜欢淡淡略带颜色的东西,走前吩咐我一个星期后来取花瓶。

  一个星期过后,我的陶泥花瓶做好了,淡淡的紫色显得很优雅,小巧的形状显得很可爱。我爱极了这个花瓶,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好看的东西不一定耐用。就陶泥与花瓶对比吧,陶泥成形后向地上扔,虽然没了形,但能重做,可花瓶碎了,就拼不回来了。这就是我喜欢陶泥的原因。

做陶泥作文7

  今天,我来到了教辅中心学做软陶。用雪白的瓷砖上摆放着的花花绿绿的软陶可以做成形态各异的作品,我就十分激动!

  我开始尝试着做了起来,硬邦邦的软陶在手中搓来搓去。过了一会儿,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变得软绵绵的。真神奇!做个什么呢?左思右想,纠结了好半天,我才决定做个小星星挂饰。

  我先把一个黄软陶放在手中,使劲压扁成一个圆形,又用牙签切掉多余的部分,做成了一个普通的星星。算是做成了,但我总觉得太单调了。于是,又取了一块红彤彤的软陶,用牙签切一块。本想切成一个长条的,手一抖,却切成了一个三角形。没办法,只好再切一次。然后,把长条揉成球,安放在星星的中间。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根蓝色长条软泥。有了前车之鉴,这次,我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用牙签一下一下地切成小米粒般大小的五个蓝色软小球。最后,又拿起一颗小球贴在星星凹下去的地方。“呦,怎么又贴歪了!”我气冲冲地说道。但是,我一定要将我的作品,尽量做得精美,以便拿回家去,去给一直照顾我的姑姑去炫耀一下。一想到在给绣十字绣的姑姑面前展示我的得意之作,我又振作起来了。此时,我心里的怒火像被浇了一壶清凉的水一样浇灭了。顿时,我再次全神贯注,细心地贴完了五个小球。

  我把作品放进烘烤机里烧制,不一会儿,一份精美的作品出炉了。

  这次做软陶使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仔细认真,勤于动手,什么事都能成功。

做陶泥作文8

  “叮铃铃!”上课了,可我们早已坐上大巴,有说有笑地去往我们劳技实践活动的地点了,令人兴奋的一天开始了!

  很快,我们开始了软陶制作印章。先把陶泥捏软,再捏一个正方形。我使劲地揉着,它就像一个坚定不屈的士兵,怎么也揉不软。好不容易变软了,一张开双手,便看见两只手上飞上了两片“红云”甚是好看。我捏好正方形,刚要在上面做“家”字,便听见老师在告诉一个同学要先把“家”字做好,再粘在章上,不然“家”字就放不下了。我便一丝不苟地做了起来,做了好一会儿,我才做好了这个印章,美滋滋的拿去给老师看,老师看了对我说:“做得不错”,又帮我把家字的宝盖头加长了一点,才让我做边框。边框很快就做好了,原以为效果会很好,但烤出来的效果却不忍直视……

  下午,老师教我们做西兰花娃娃,我按照老师说的制作流程很快便做了一个西兰花,赶紧拿去给老师看,老师看了跟我说,让我给西兰花加点纹路,那样显得西兰花娃娃可爱一点。我就拿着牙签往花球上仔仔细细的扎了起来……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终于漂亮可爱的西兰花娃娃在我的手里诞生了,看着自己制作的印章和可爱的西兰花娃娃,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兴奋。

  这次实践活动,不但让我领悟了软陶的风采,还感受了制作过程的快乐!

做陶泥作文9

  8月23日,今天是个晴天。吃完午饭,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来到苏宁广场集合。我们来参加“陶‘泥’所想,乐满苏宁”活动。

  活动开始了。点完名后,老师就给我们发了一块泥,然后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捏出属于自己的“陶泥”作品。

  我想了想,决定做一个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作品。我从前也捏过“泥”,但那是橡皮泥。现在,我大显伸手的时刻到了。我两手一拔,就立刻出现了两个差不多大的两块泥。我双手按在桌上,把泥搓成球后,把球压成“饼”。随后,我用泥一层一层沿着一个“饼”的边缘盖上,一个简易的瓶子就完工啦!我又拿起另一个“饼”,将一个球沾上它,把球做成小猫图案。于是,盖子也搞定了。“再过十分钟就要评‘最佳创意奖’了!”耳边传来老师的催促。我又拿起牙签,在瓶子上刻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都有一颗纯真的心。我给它取个名叫“孩子与猫”而弟弟却做了一个正在吐泡泡的小鱼。

  最后,虽然我既没有得奖,也没有把作品带回家,但我很开心!我要感谢小记者提供的这次活动,让我第一次捏这么好玩的陶泥!

做陶泥作文10

  美术课需要带陶泥,我在家里找遍了,还是没找到。奶奶说她家有一盒,可又想起已经发硬,扔掉了。

  “没有陶泥怎么办呢?”中午吃饭时,我跟奶奶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去挖些泥土当陶泥吧!”我说。这时,奶奶正在吃地瓜,忽然灵机一动,“别挖土了,我有个更好的办法!”

  奶奶把地瓜一揉成一团,问:“这个办法不错吧?”我拍手叫好,可奶奶还觉得不太好,软了点,就又加了一些面粉,再把它揉成个“大鸡蛋”递给我,“这样就更好了。”奶奶的自创地瓜泥我很满意,可像真的陶泥了,颜色也鲜,摸起来暖暖的,又软又滑。

  下午,上美术课,大家都好奇地问我的“陶泥”是什么做的,我说这是秘密,我只告诉了一位同学。想不到那位同学要尝尝,他咬了一小口却说没地瓜味。老师也起了兴趣,问我:“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啊?”

  奶奶真有才,竟然能做出可以吃的“地瓜陶泥”!


做陶泥作文10篇(扩展2)

——做陶泥作文10篇

做陶泥作文1

  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去做陶泥。老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我以为很好做,很简单。但其实很难做,陶泥很硬,我怎么也做不好,别人却都很快做好了。我以为它们做得很好。我努力把陶泥弄滑。我往里面加水,老师说不要加了,他们已经很滑了,滑反而不好。

  老师给我工具告诉我如果做得太厚了就用工具刮薄,可是,后来老师来了说刮太薄了已经很难做了。

  “你只能结束了,”老师说已经做不好了,听到这句话我就收工了,很可惜。今天做陶泥没有做成我想做的花瓶,很可惜,下次继续。

做陶泥作文2

  昨天下午,第一节我们上陶泥课,老师先给我们示范,捏了一个小鸭子,我们大家看了看,我们说是:“天鹅”。

  老师说:“不是天鹅”。老师让我们好好想想,这时,有一个同学说是鸭子,老师问你是怎么猜到的,他说:“它的`嘴巴扁扁的像鸭子。”老师说他:“你真棒!你是一个爱观察的学生。”老师就让我们捏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捏了一个小姑娘和小鸟,下课铃声响了我们和老师说:“再见!”我们班同学都说:“这节课玩的真开心呀!”

做陶泥作文3

  今天,我们去捏陶泥。我刚走进陶泥坊,两边的柜子摆满了捏好的陶泥,我看到了很多好看的作品。我还看到了两种捏陶泥的方法,一种是用机器捏,一种是用手捏。我们选择了一种方法,是用手捏。我们戴上围裙后就开始捏了。

  我选了一本捏泥书,妹妹也选了一本捏泥书。我找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图案,我想做一个小天使。我先做好了脸和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眼睛捏不好,我请妈妈给我帮忙,妈妈还帮我捏了头发。陶坊的姐姐帮我们捏了爱心形的盘子。我捏好小天使的身体后,我的小天使马上就要成功了。妹妹捏的是小男孩和小女孩结婚。我今天玩的特别开心。

做陶泥作文4

  今天,我和我同学林子明一起去大学城做陶泥,到了做陶泥的地方,我看见一位老师在教两个学生。

  我们过去问老师,陶泥是怎么做的,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你们要做手工的还是机器的?”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们要做手工的。”因为是第一次做选择手工的,我想手工的应该比较好玩吧。

  老师给我们一块泥土,让我们使劲地拍打里面的空气,拍着拍着,大约过了20分钟,老师说要做什么先想好,我们想了想说:“做杯子吧。”这时老师拿出两个手动的大转盘,老师让我们把泥巴放上去,我们把转盘转动起来,把泥打成圆,再用大拇指往中间撮一个小洞,边转边捏,把杯子的形状给捏出来,在再杯子外面做些装饰,再捏了条手柄,老师说:“杯子已成形,但还是半成品,得让杯子凉一周,下周把杯子烧制一下,就是成品了。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都好期待下周看我们的劳动成果!

做陶泥作文5

  今天,我盼了很久的做泥套装终于来到了我身边,我好开心。

  于是我赶紧打开包装,迫不及待的把东西放在桌子上,有液体胶,有甘油,还有装饰用的,还有刮胡子用的呢………可是我又有点害怕的,万一弄到哪里都是怎么办呀,浪费了一大堆材料怎么办呀,被妈妈批评了怎么办呐?我带着疑问的心情看着这些材料,无从下手。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关切的问“”怎么啦,是不是害怕失败呀?不过失败也没有关系的,因为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只要努力多做几次,没有什么做不成的”。听了妈妈的话,我鼓起勇气开始做泥了。

  首先我按照说明书放入了一些液体胶,然后放入少量清水,加甘油和硼砂水,搅拌,搅呀搅,搅呀搅,终于成型了。可是这一团泥让我很烦恼,因为他的拉性不好,哎,算是失败了吧,只好再重新做一团了。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当我做第六次实验的时候,终于做成了,我脸上满是胜利的喜悦“我成功啦!”我猛地一声大叫,妈妈也被惊动了,急忙走来,惊喜的问:“成功啦?”“嗯”我兴奋答应到。我又给妈妈展示了我的作品,它不仅拉性好,弹性也好,我太喜欢它了。我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喜绿,因为它是绿色的,我对它爱不释手。

  这是我难以忘掉的一件事,也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

做陶泥作文6

  今天,我和爸妈、奶奶一起去了少年宫。

  一到少年宫,人好多呀!里面有很多好玩好看的东西。妈妈任由我选玩哪一样,我选择陶艺室。里面的桌上摆着别人做出的优秀作品。我们办了卡花了十五元取了泥陶做了起来。

  一开始是做篮子,我把篮子的外形先捏了出来,再对它精雕细琢,最后,一个完美的小篮子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接下来,我和爸爸携手做人头像,我做底盘,做得要宽一些,爸爸做人头,他先揉成一团椭圆的,捏出颈部,在爸爸灵巧的双手下,几下就捏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最后是做头发,爸爸拿起刀子,在头上割了几下,头发就好了,一个人像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妈妈给我们的作品拍了好几张照片,旁边的叔叔阿姨直夸我们做得好。我们把我们的作品带回了家。

  做陶泥像真是乐在其中啊!

做陶泥作文7

  那次我们去通途路小学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有一项是用陶泥做花盆。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做出了许多充满艺术的花盆。

  先拿一团比自己拳头大一点儿的.陶泥,搓成圆球,再用大拇指在圆球中间摁一个洞。这样,陶泥就变成了像窝窝头一样的形状。然后,把四根手指并拢和大拇指形成一个鸭嘴巴的形状,用这样的手形把“窝窝头”的四周捏成小拇指那么厚。接着,把“窝窝头”侧放在左手上,用右手把盆底也捏成小拇指那么厚,这样,一个花盆的大概形状便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就是小部件了。我先用铅笔在盆底中间戳一个小洞,这样如果水浇得太多,就可以从这里流出来,根就不会烂了。然后,我开始想花盆做成什么形状呢?噢!对了,我们的世界不是处处都有爱吗?就*心形吧。我便在圆形花盆的一边往里掐了几下,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爱心形的花盆。接着,我又做了三个三角形的脚安在盆底,并用泥把缝隙填上。最后,我用工具在上面戳戳划划,做了些装饰。

  看着手中的爱心花盆,我忽然想:这不正是一件艺术品吗?

做陶泥作文8

  “别跑,你给我站住。”一声咆哮响彻教室,这还要从上周五的社团活动说起。

  那时我们正在上陶泥课,每个人都陆续的把作品交给了老师,下课后都写起了作业。我不小心犯了“大忌”,碰到了我同桌的笔。她扭头瞪了我一下,看着她那火冒三丈的眼神,我瞬间噤若寒蝉,一动也不敢动,我咽了一口唾沫,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看到她的手变成拳头时,我心中默默数到“3、2、1,跑!”然后起身就跑,快的好似火箭一般。虽然我总算逃了出来,但我的作业却遭了殃!回到教室后,我才发现我的作业上全是手掌印,一打听,原来是“她”用那满是陶泥的手在我的作业上印了几个爪印,我气得直跺脚!于是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在她的作业上印了些手掌印,这就是所谓的“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吧!”可还没来及高兴一分钟g,很快就被这个“女魔头”发现了!

  她拿起地上的一块陶泥就往我身上砸,说时迟,那时快,我一闪,躲开了这块陶泥,眼看他准备又拿起一块,我也赶快拿起一块陶泥,扔到了她身上,她又将陶泥扔到了我身上。就这样我们打了“300”个回合。终于上课了,战争虽然停止了,但我们俩却变成了“陶泥人”,走进教室后,同学们脸上都笑开了花,而我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放学了,我对这次的“大战”感到失望,因为,两败俱伤还不如和睦相处。我走到她的身边,真诚地对她说:“对不起!”就这样,我们又成了不打不成交的好朋友。

做陶泥作文9

  妈妈说带我们出去玩——去捏陶泥。我问妈妈:“是不是电视上看的那种干了,烤出来就成陶瓷了的?”妈妈说是啊。我们都很兴奋。

  来到捏陶泥的地方,我们见到了一个老师。老师说:“你们好啊!我是大辰老师,你们叫什么名字啊?”我和弟弟妹妹说完各自的名字后,老师就让我们去玩陶泥了。

  起初,我用米黄色的陶泥做了一个长方形,还有用各种模具在上面按了许多形状,但也看不出来我在做什么。接着,我做了一个类似水壶的东东,但比水壶要矮要粗。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后来陶泥变得越来越干,渐渐地开始有几道口子裂开了。只好放弃!

  妈妈和老师聊了很久,可能老师觉得放任我们不管还是欠妥,就朝我们这边走来,问我们分别做了什么。妹妹做了一个蛋糕,弟弟做了一个蜗牛,我呢?什么也没做。后来我用黑色的陶泥做了一个碗;用棕色的陶泥做了几根长长的“面条”;又用米黄色的陶泥做了一双筷子。一碗面就做完了!再后来我用陶泥做了一个热狗。我的两件作品都完成了!

  我看着这两件作品,心里颇有一点成就感!

做陶泥作文10

  8月23日,今天是个晴天。吃完午饭,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来到苏宁广场集合。我们来参加“陶‘泥’所想,乐满苏宁”活动。

  活动开始了。点完名后,老师就给我们发了一块泥,然后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捏出属于自己的“陶泥”作品。

  我想了想,决定做一个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作品。我从前也捏过“泥”,但那是橡皮泥。现在,我大显伸手的时刻到了。我两手一拔,就立刻出现了两个差不多大的两块泥。我双手按在桌上,把泥搓成球后,把球压成“饼”。随后,我用泥一层一层沿着一个“饼”的边缘盖上,一个简易的瓶子就完工啦!我又拿起另一个“饼”,将一个球沾上它,把球做成小猫图案。于是,盖子也搞定了。“再过十分钟就要评‘最佳创意奖’了!”耳边传来老师的催促。我又拿起牙签,在瓶子上刻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都有一颗纯真的心。我给它取个名叫“孩子与猫”而弟弟却做了一个正在吐泡泡的小鱼。

  最后,虽然我既没有得奖,也没有把作品带回家,但我很开心!我要感谢小记者提供的这次活动,让我第一次捏这么好玩的陶泥!


做陶泥作文10篇(扩展3)

——做泥陶作文 (菁选3篇)

做泥陶作文1

  寒假里的一天,我们全家人一起去了开封翰(hàn)林公园。在那儿,一款又一款的陶泥作品,引起了我学做陶泥的兴趣。

  妈妈看透了我的心思,让一位大姐姐教我学。她先让我穿上工作服。别说,还真像那么一回事!然后她就把做陶泥的秘诀(jué)和小窍(qiào)门告诉我,还给我做了几次示范,然后就让我自己做。

  我先拿起一块泥,开动电闸(zhá),右脚踩动电板,那木板上的泥便迅速飞动起来。我两只手按动泥块,那泥块便成了椭圆形,正当我得意的时候,那泥块却飞了出去,“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我又拿起第二块泥,这次我可不像刚才那样马马虎虎了,而是既小心又认真。我按姐姐说的,左边捏一下,右边搓一下,中间按一下。终于做好了一个。啊!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做陶泥让我在寒假里找到了独特的快乐,而且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努力去尝试和拥有坚持不懈(xiè)的精神!

做泥陶作文2

  我今天来给大家当一个小导游,带大家参观的是叔叔做陶泥的过程。哎呀,看来我们迟到了,不过,我还是要尽到我这个小导游的责任:他已经将陶泥做成了一个杯状的样子。

  他将陶泥放在了一个旋转器上,便用手去捏塑形状。之后放到烘干器烘干。做陶泥可真好玩,改天,我也要妈妈陪我去试试!

做泥陶作文3

  星期天我做了陶泥。我把一块陶泥放在拉胚机上,脚踩上开关,拉胚机就会转动。

  我的手捏着陶泥。本来我想做一个花瓶,但可能因为第一次做,总是在快要做好的时候,花瓶的瓶颈就掉了。哎,我下次再去试试,多练几次应该会成功。


做陶泥作文10篇(扩展4)

——《陶行知》读后感10篇

《陶行知》读后感1

  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每一篇都令看过的人获得意外的收获,《点击陶行知》读后感。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读后感《《点击陶行知》读后感》。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寄托在下一代人的素质上的,现实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最突出的一条是创新能力。而我们的现行教育是应试教育,在题海战术中苦苦挣扎的师生们哪里还顾得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且不说美国、英国等国,单是日本、德国等国家能在二战的废墟上快速崛起,更值得我们去反思,国外教育的现实无情地让我们思考,如果*的教育再这样下去,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凭什么在世界舞台上与他国同台竞争?而早在半个世纪前,陶行知老先生就已提出了“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的教育理念,在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既感到遗憾又感到欣慰和喜悦,遗憾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却走了弯路,欣慰的是我们又走了回来,更让我开心的是我能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一定努力去做,去实践,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目的。

《陶行知》读后感2

  陶行知不愧为著名教育家,他的“发糖教育法”,也成为中外教育史上的经典范例。一个男孩在校园里拿砖头砸人,无论其有什么理由,也属严重的违纪行为。但陶行知却“发糖”以奖励,而且不是一块,是四块。而仔细读过这个故事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中两点奥秘。

  第一、充分看到男孩的犯错理由。男孩拿砖头砸人,是因为被砸的那个男孩欺女生。这样看,砸人完全是为了主持正义,只不过行为过当而已。理解对方,支持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够说服对方。

  第二、充分看到男孩的悔改之意。既然人家及时住手、及时到办公室、及时承认了错误,还有什么理由抓住不放?任何一个人犯了错误之后,都会有一个后悔期。这是他们最痛苦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别人理解、同情和安慰的时候。如果批评过当,甚至讽刺挖苦,伤其自尊,就很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当场顶撞,或者自暴自弃。

  孩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改变。无知可以变成有知,单纯可以变成复杂,莽撞可以变成老到,粗鲁可以变成细腻,怯懦可以变成勇敢,小气可以变成大度,蛮横可以变成理智。变与不变,大变与小变,既取决于自己,也取决于家庭和学校。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会创造无数的奇迹。因为宽容是一服灵丹妙药,能够在关键时刻矫正学生们的人生之舵。

《陶行知》读后感3

  陶行知爷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革命家,教育家。他虽然离开我们已半个世纪了,但通过阅读《陶行知的故事》后,我们似乎能够聆听他的声音,那声音铿锵有力,看到他的身影,那身影高大无比,领略到他的精神,那精神光照千秋。陶行知爷爷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句话都给我深深的启发,永远的珍藏在我的心里,给我一次次心灵的震撼。

  陶行知爷爷虽然家境贫穷,但是胸怀祖国,志向高远。年少时代他经常和同学谈论着自己的理想,其中一个同学说:“我长大了要到外国去,先留学,然后在国外当专家,做教授。”陶先生问他:“你为什么不愿回*做事?”而那个同学却回答说:“什么?我辛辛苦苦地读书,出去留学,还回国?*这么穷,这么落后,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陶爷爷非常生气,并且在纸上写下了:我是*人,要为*做贡献。”贴在自己的床头,作为座右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啊,作为*人,怎可丢下和抛弃生我,养我的祖国?既然,是*人,那就得做出一番好的业绩,好的成就,报效祖国,使祖国不再落后,不再受人欺压,永远都有辉煌灿烂的一天。

  毕业后的陶爷爷,建起了晓庄师范,但不久后,问题又出现了。陶爷爷听一个车夫说:“有一个女中学生乘他的车到燕子矶,然后把剩下的钱全给了我。”陶爷爷听后时刻为那女生的性命担忧。几天后,有人在江边发现了一具女尸。陶爷爷为此在燕子矶休息亭边挂了一块木牌,写了“想一想,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救,有民当爱,怎可轻生!”而另一块插在山头的险要处,写着:“死不得”,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你与其为个人的事投江而死,何不从事乡村教育,为*农民努力而死呢?告别当年,回到现实生活,陶爷爷说得一点也没错,不要为生活中的不开心的事而自寻短见,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为一大事去,自己的一片大好前途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还没报效祖国,可自己的生命却这样结束。那大家何不想一想,死就不能死得没有价值?为何不为国家而死?为国家而捐躯?

  陶行知爷爷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与人民。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茅盾称他为“战斗的巨人”,郭沫若称他为“一代人师”,*称他为“万世师表”,*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而我称他为“爱国爱民的教育家”!

  陶行知爱国爱民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我决心今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要克服胆小的毛病,学会与人交流,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学会反思,常动脑、动手、动笔,做到“读活书,用活书”。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我们改变旧面貌,踏上新途径,做一个新世纪的新陶子吧!

《陶行知》读后感4

  陶行知遵循他“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社会、自然、生活是他课程资源观的三个关键词。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他头顶着青天,脚下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朋亮照耀他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都是他的学生。”

《陶行知》读后感5

  自从阅读【陶行知读本】之后,我便不忍释卷,书中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吸引着我,那一句句感人的名言震撼着我。从陶行知这位‘万世师表’的圣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多。

  从陶行知身上,我学到了尊敬师长。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邻近的一位塾师认定他长大以后必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私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陶行知赶到私塾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陶行知怕打扰他们,就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私塾的每一人,也感动了我。那么寒冷的冬天,他在雪地里站了一节课,就是为了不影响老师上课,不影响同学们上课。这是一种先人后己的精神,时时处处地为别人着想,心中时刻怀着对老师的尊敬精神。

  从陶行知身上,我还懂得了乐于助人和尊老爱幼。陶行知小时候,曾经为程四奶奶买锅。回来时,天黑了,本来难走的山路就很不好走,可老天又下起了大雨。他把锅送到程四奶奶手里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陶行知就是这样让人尊敬的人。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思绪万千:陶行知爷爷留给我们的仅仅是这一本书吗?不是的,他留给我们的是滋润我们心灵的传统美德,是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对照的感人行动,是他那流传的不朽功绩。

《陶行知》读后感6

  最早知道陶行知,是因为被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所感动,惊诧于天地间竟还有这样一种朴素与执着,有这样一颗水晶般透明的心灵。跨进师范的大门,走上神圣的讲坛,更多地了解了陶行知,才更真切地体会到*先生为什么把“万世师表”四字作为对他的评价。

  今天,又将《爱满天下》、《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捧读一番,掩卷长思,一个戴着深度近视镜,穿着布衫的身影又一次鲜活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他的目光在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时光后,依然那样睿智,那样充满关怀和希冀。

  我想,陶行知先生对于现代教育,对于现在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的意义,并不在于我们对他的景仰,更在于我们对他的理解。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一言以蔽之,是“爱”的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时指出:“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所以他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他的目光,没有一刻不注意到中华民族和人类的全体。”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呕心沥血,几十年的奔波呼号,几十年的鞠躬尽瘁。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做了许多人能够做到却没有做到的事情——把爱和教育的关怀给了那些最缺少爱和教育的人们。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那个时代的*,给了广大的*民,所以当别人惊奇于街上的报童与他相熟,他可以坦然地说“这是我的学生”;所以他放弃了和达官显贵的觥筹交错,卷起裤管和田妇村汉一起走下了农田;他拒绝了大学教授、高师校长、教育厅长的头衔,放弃了丰厚的报酬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为普及大众教育过上了“不如老妈子”的生活。

  “爱满天下”,这是一个教育家的胸怀,是一个传道者的生命内核。他的爱是真诚的。他没有把“爱”变成一种口号,而是放下了喝过洋墨水的人们常有的架子,脱下了西装革履,真正做到了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和爱心,献给了教育,献给了*民。因为真诚,所以他不是居高临下地训导人,而是走到学生、走到*民中间去。因为他真正知道,人格需要相互感化,先生能够感化学生,学生也同样能够感化先生。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是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他的爱是无私的。他孜孜以求地传播他的理想和信念,传播他的*民教育思想,所以他能够喊出“生活教育”的口号,能够“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就是要让原来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们受到教育,让尽可能多的*民受到教育,而且不是祖宗留下的“八股文”,不是洋车拉来的“洋八股”,是要让现代人受现代的教育。他的教育是一种创造,正如他的《创造宣言》所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的教育思想,至今还能够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仍让我们仰望。为什么在那样动荡的时代,他能够看到*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因为他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因为他真正的是在人民中间实践着他的教育理想——他和人民没有距离,交融为一体,他是真正的“人民教育家”。

  从陶行知先生辞世,迄今已五十余年,*更是沧桑巨变,万象更新。然而站在今日的讲台,环顾*教育的现状,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陶行知先生当年所感受到的紧迫与压力,我们依然需要为了让现代人受到现代的教育而努力。我们的教育是不是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了呢?我们的教育是不是真正符合最广大群众的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呢?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能够真正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教育事业,毫不顾及自己的私利?这样的问题实在太多,有时不免让我们茫然,甚至汗颜。

  陶行知先生是*教育的一个坐标,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人格。我们对他的理解就应该是对他超越。我常常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妨经常问问自己,我们究竟能为教育多做一点什么?

  想起了臧克家的那句诗——“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陶行知是一座丰碑,矗立在人们的心中,但他更象一棵野草,扎根在*民教育的土壤中,让生命轮回不息。

  我们也可以做一棵小草。

《陶行知》读后感7

  陶行知,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上学的时候就认识了,但对于他的教育理念却不曾了解,当拿到《走近陶行知》教育读本,看到“一个不知陶行知、不学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做教师”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真的要认真的去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了。认真拜读了这本书后,顿觉获益匪浅,它不仅囊括了生本教育的教与学,还强调了做,与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不谋而合。陶行知先生不愧为*现代大教育家,他的学识与为人,随世推移,其伟大至今与世人共识。

  陶行知认为,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法、学法、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既学又做;教学不只是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

  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师的教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来定,而学生的学要看这件事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归根于“做”这个字上面。

  例如,在跑步过程中,一年级的小朋友跑步的时候经常不能跑成直线,老师要求他们跑直线,小朋友们就学习怎么跑成直线,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小脑发育不完全,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不强,老师就要教他们沿着地上的直线先走后跑,慢慢的让他们形成直线跑的空间感觉。所以学生要做到一个怎样的水*,就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去学,学还得根据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定,学情不一样,学的方法也就不一样,教师教的方法也跟着变化。这也就是教法、学法、做法应当三者合一。所以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

  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学,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书,也不再教学生,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学和一的精髓

  教学“做”字当头,没有学生的参与、行动、思考、探索、创造,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学相长的同时,陶行知还认为,“做”非常的主要,教和学都应落在“做”字上面,没有做,就没有实践,没有经过实践而得出的真理不是真正的真理,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积极参与、行动,思考,然后探索、创造出来的,才是真理。但教师实施的这个过程才叫做教育。教师用嘴告诉学生,没有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而获得知识的传统教育,就好比人类吃维生素片代替吃蔬菜,吃各种营养剂代替食物,虽然营养一样的吸收了,但是人的消化系统却没有发挥他应有的功能,久而久之消化器官便会退化。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自己实践探索,直接从教师那里拿来已成型的知识,他们的大脑没有思考,就慢慢的会退化,就会变成一个生锈的转不动的机器。

  比如学生在学习弯道跑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整个身体向内倾斜,左膝稍向外展,左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脚脚掌内侧着地,同时摆臂时,左臂摆动幅度稍小,靠近体侧前后摆动;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稍大。学生便只知道模仿这样的技术动作,如果让学生先体验直线跑,然后体验弯道跑,让学生自己谈谈两种跑的区别,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自己总结出弯道跑的方法,他们学到就不仅仅是弯道跑的技术动作了,学到更多的是一个思考与分析的方法,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锻炼。

  这就和陶行知先生认为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学,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书,也不再教学生,而在于教学生学”的理念一致了,那我们的教育应建立一种*等、民主、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始终处于自由、安全、宽松、积极的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思维能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教育与生活要高度一致。想要受什么教育,就要过什么生活”。

  那么在当下的学校中,我们的教育是否脱离了生活,我们是不是通过生活来实施教育的呢?我们在教室里和学生说,不要乱丢纸屑,垃圾要丢进垃圾桶,见到老师、长辈要礼貌的问好,可出了教室,出了校园,学生还记得不能乱丢垃圾吗?在校外见到老师还记得要问好吗?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校外,一学生和妈妈逛街看到对面的老师迎面走来,瞬间把头偏向一方装作没有看见。

  那我们的这些来自生活的教育,这些超出课堂、学校以外的时间,才是更好的教育时机。

《陶行知》读后感8

  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每一篇都令看过的人获得意外的收获,《陶行知》读后感。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寄托在下一代人的素质上的,现实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最突出的一条是创新能力。

  而我们的现行教育是应试教育,在题海战术中苦苦挣扎的师生们哪里还顾得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且不说美国、英国等国,单是日本、德国等国家能在二战的废墟上快速崛起,更值得我们去反思,国外教育的现实无情地让我们思考,如果*的教育再这样下去,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凭什么在世界舞台上与他国同台竞争?而早在半个世纪前,陶行知老先生就已提出了“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的教育理念,在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既感到遗憾又感到欣慰和喜悦,遗憾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却走了弯路,欣慰的是我们又走了回来,更让我开心的是我能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一定努力去做,去实践,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目的。

《陶行知》读后感9

  《陶行知读本》读后感陶行知,现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民主同盟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引领我们学习做真人;他,教育我们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他,指引我们不断前进。自从阅读了《陶行知读本》之后,我便不忍释卷,书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吸引着我,那一句句动人的名言震撼着我。从陶行知,这位“万世师表”的圣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多。从陶行知身上,我学到了尊敬师长。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邻近的一位塾师认定他长大以后必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学读书。

  有一天下大雪,路上、树上、屋顶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放眼望去,就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当陶行知赶到学校时老师已经开始讲课了,他怕打扰老师和同学上课就站在外面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学校里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我。那么寒冷的冬天,他在雪地里站了一节课,就是为了不影响老师讲课,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这是一种先人后己的精神,是一种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的精神,陶行知心中时刻怀着对老师的尊敬。今天,尊师重道仍然是我们必须继承的传统美德,,一声轻轻的问候,一本整洁的作业,一个深深的敬礼……都会把我们的爱师之情传递。

  当灿烂的笑容浮现在老师的脸上,那就是我们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刻。从陶行知身上,我还懂得了乐于助人。陶行知小时候,曾经为隔壁家的程四奶奶买锅。那时,买什么东西都要跑到很远的镇上。回来时,天黑了,本来难走的山路让他累得够呛,可老天偏偏下起了倾盆大雨。陶行知把锅背在背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他真想停下来休息会儿,可当他还想到程四奶奶还等着他的锅煮饭时,他便加快了脚步。当他把锅送到程四奶奶手里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陶行知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尊敬。而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时生活中得到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无尽关怀,渐渐变得自我中心起来,处处向别人索取,却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当看到陶行知在那样恶劣的天气里为了程四奶奶而奔波,在那样泥泞的道路上跋涉那么久,我感受到了震撼,他使我认识到给予是快乐的。是啊,我们身边有多少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生活贫困的外地同学,没有亲人关爱的老人……他们需要我们的相助,甚至有的只需要我们一点绵薄之力,对他们来说却是雪中送炭。看着眼前这本《陶行知读本》,我思绪万千:陶行知爷爷留给我们的仅仅是这一本书吗?不是的,他留给我们的是滋润我们心灵的传统美德,是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对照的感人行动,是他那永世留传的不朽功绩。

《陶行知》读后感10

  《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体现了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书中第一篇就是“教学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指导他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的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最后,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师,他的课堂会日渐单调、陈旧,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与帮助呢?

  就如陶老所说教育的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陶行知教育名篇》是一本很值得看和学习的一本书,我也将于它置于案头,让它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


做陶泥作文10篇(扩展5)

——做陶泥的作文初一3篇

做陶泥的作文初一1

  你们用过泥做的笔筒吗?今天,我就做了一个泥做的笔筒。

  我们到了陶艺馆,首先把外套脱了下来,穿上了围裙,戴上套袖。然后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袋瓷泥和一块小毛巾;桌子中间还放着泥浆和各式各样的工具。紧接着陶艺老师就给我们展示了已经晾干的笔筒样品,还讲了做笔筒的过程:先把瓷泥放在桌子上,再把瓷泥摔成正方形,摔好了之后,从上面取下来一块大小适中的瓷泥,把它搓成圆球,摁成一个薄饼做笔筒的底;接着在底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再拿一块比较小的瓷泥,我们可以把它搓成条形、球形、捏成正方形、三角形……然后一层一层的按上去,每按一层都要给它涂上一层泥浆,做成形后把它晾干,再进行烧制、上色,一个笔筒就制作完成了。

  现在,我们要开始做了,我先按照老师说的把一大块瓷泥摔成正方形,我摔好了之后在笔筒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接着我又从正方形瓷泥上拿出一块比较小的瓷泥,搓成了条状刷上泥浆后,把它按在了笔筒的.底上面;每按上一层,我就涂上一层泥浆,直到我的一袋瓷泥都快用完了,我还在笔筒上面加了一点小装饰呢!好了,我用瓷泥做的笔筒就完成了。

  看着我用瓷泥做的笔筒,我心里面试又高兴又激动!叮铃铃,下课了,这真是一节有趣的陶艺课。


做陶泥作文10篇(扩展6)

——捏彩泥作文 (菁选3篇)

捏彩泥作文1

  昨天放学,我去姐姐家玩捏小泥人。 我先用红色,蓝色戳成长条,然后把长条卷起来,把卷好的条切成一小块,接着用白色卷成圆形,把刚才切成一小块的橡皮泥贴在白色的球上,在戳圆,头和脸完成了,另外我又给泥人做了一些黑色橡皮泥做成头发,小泥人的眼睛也是用黑色橡皮泥做的,黄色的鼻子,红色的嘴巴,浅黄色的耳朵。就这样,头就完成了。

  接下来我用绿色的橡皮泥做了身子,用白色的橡皮泥做了手和脚,这样,一二个小泥人就捏成了。 我仔细一看,小泥人黑黑的头发,彩色的`脸,小小的眼睛,扁扁的鼻粱,大大的嘴巴,长长的肩,还有两只像元宝一样的耳朵,真漂亮!

  这时,姐姐放学回来了,夸我做得好,我听了,心里比吃蜜还甜呢!

捏彩泥作文2

  “真象”,“真象”,哪儿传来的声音?噢,原来是一(8)班的同学在捏彩泥呀!我喜欢。

  我想了想:对了!我眼前一亮:“就捏母蛇吧!”

  我先拿来了一个粉红色的橡皮泥,搓成又长又细的椭圆当母蛇的身子,再把身子卷成大便的形状,然后用一个黑橡皮泥分成一点当母蛇的眼睛,最后,再把一点点红色的橡皮泥搓一搓当母蛇的舌头。这样,一条母蛇就诞生了。我又捏了蜗牛、蛋糕呢!

  我看着一件件可爱的作品,感觉它们都有了生命,我觉得玩彩泥很快乐!因为,它能便我的手更灵活,脑更聪明。

  晚上,我还梦见了我的作品变成了真的,它们还带着我去游玩呢!

捏彩泥作文3

  昨天放学,我去姐姐家玩捏小泥人。 我先用红色,蓝色戳成长条,然后把长条卷起来,把卷好的条切成一小块,接着用白色卷成圆形,把刚才切成一小块的橡皮泥贴在白色的球上,在戳圆,头和脸完成了,另外我又给泥人做了一些黑色橡皮泥做成头发,小泥人的眼睛也是用黑色橡皮泥做的,黄色的鼻子,红色的嘴巴,浅黄色的耳朵。就这样,头就完成了。

  接下来我用绿色的橡皮泥做了身子,用白色的橡皮泥做了手和脚,这样,一二个小泥人就捏成了。 我仔细一看,小泥人黑黑的头发,彩色的脸,小小的眼睛,扁扁的鼻粱,大大的嘴巴,长长的肩,还有两只像元宝一样的耳朵,真漂亮!

  这时,姐姐放学回来了,夸我做得好,我听了,心里比吃蜜还甜呢!


做陶泥作文10篇(扩展7)

——我学会了做土豆泥作文 (菁选2篇)

我学会了做土豆泥作文1

  那次火山爆发的科学实验我记忆犹新。我最感兴趣的不是实验,而是实验用的土豆泥。今天,我也要做一次土豆泥。

  做土豆泥的原材料是土豆,其他的我就不知道啦!我知道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把土豆泥放在锅里面煮烂。开始煮了,妈妈问我:“琦琦,你知道要放多少水吗?”我摇了摇头。妈妈耐心的教着我说:“水要放的没过了土豆的头。”“哦,我知道了。”放好水后,妈妈还告诉我:“每隔十分钟就过去看看,煮半个小时就把火关了哦!”我心想:“反正妈妈等一会儿也要去睡觉,我就多煮一会儿,煮的时间长,就更烂,就更好吃了。”就这样,我每隔三十分钟就去看一次。在倒一小碗水,这样水就不烧光,也能煮的更烂。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土豆的皮也全裂了。好,收工。

  把土豆泥放在盘子上面冷一冷,再把它的皮剥掉,就可以正式放调料制作土豆泥啦!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土豆泥制作需要的调料。这些调料真是琳琅满目啊!有牛奶、蜂蜜、少量盐,还有鸡精、胡椒粉等等。我要用哪些呢?当然是用我家有的啦!我先把土豆泥捣碎,再放入蜂蜜、盐、鸡精、胡椒粉。我是用特大号勺子捣的,土豆泥全粘在勺子上了。忙活了半天,终于把土豆泥捣得很碎。看着我的作品,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想起了了肯德基里面的鸡汁土豆泥。对!还差鸡汁!可是我到哪去弄鸡汁呢?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可以用酱油代替啊!我在碗里面放了一些水和一些酱油,再倒入土豆泥里面。土豆你迅速的变稀了,变得湿润了。我将大号勺子换成小号勺子继续搅拌。经过我的一番搅拌之后,“唐璟琦牌土豆泥”终于完成了。看着这褐色的土豆泥,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恐惧:这能吃么?我闭上眼睛,胆战心惊的把一小勺土豆泥送进我的嘴巴。“咦!味道还不错!甜甜的,不比肯德基的差。”接着我又吃了一大勺。“真不错。”我也叫妈妈来尝一尝,妈妈也说好吃。看来我做成功了!我又尝了几口细细品味,吃着吃着觉得越来越甜,原来我蜂蜜放多了。我要改良改良再做一次。希望下次我能做出更完美的统一。

  土豆泥真好吃,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去做土豆泥呢?

我学会了做土豆泥作文2

  一天下午,外公在做饭的时候,我闻到了一股很香的味道,于是就走进了厨房问外公:“你在做什么呀?”外公亲切的对我说:“我在做土豆泥!”我心想:外公的手艺怎么会这么好呢?于是我就想跟外公学做土豆泥。

  首先在做土豆泥之前要把手洗干净,然后把土豆煮熟后去皮并切成小片,再用刀把它压扁装在盘子里;第二步把锅放在灶上开火,把盘子里的土豆放进去,一边翻炒一边再用锅铲把土豆压一遍,一直压到像稀泥状后,就把火开大一点翻炒。土豆泥还没有做好都已经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我恨不得马上做好,放到自己碗里。外公说:“只要认真地做,很快就可以做好了!”我把外公的话记得牢牢的,不一会儿一碗美味可口的土豆泥就端出来了,家人闻到这香喷喷的味道,都夸我学得很认真,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觉得做土豆泥也不难,只要自努力就一定能做好!


做陶泥作文10篇(扩展8)

——捏泥趣事作文

捏泥趣事作文1

  泥巴在工地随处可见,用处也很多。因为它有黏性,所以可用它做成各种有趣的物品。小孩子喜欢捏泥巴,我当然也不例外了。

  寒假的一天,我来到奶奶家玩,她家的前面有一块很大的工地,工地上满是泥巴。我与妹妹实在是没得玩了,于是我们找到了一块很好的位置,决定动手捏泥玩。

  我们卷起袖子开始捏泥巴了,在我还没想好到底捏什么的时候,妹妹就要捏好一个了。只见她拿着一块泥巴在手上捏来搓去,做出一个圆圆的泥球,然后再把它按压为一个正方体,接着分别在六个面上用树枝点上一至六个点,一个小色子就做好了。

  我也很快来了灵感。我先从泥堆里挖出一大块泥,然后把它搓成一个大圆球,再用大拇指向一个点按压,不一会儿就做成了一个空心的小罐。在这时,妹妹提意把我们做的物品放在火中烤,让它变得更加坚硬。说话中,我们就把做的东西放入了奶奶点燃的火炉中。

  过了好一会儿,我们迫不及待地把物品从火炉中拿了出来,意外发现它们正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在这捏泥过程中,我找到了乐趣!

推荐访问:作文 做陶泥 做陶泥作文【10篇】 做陶泥作文1 做陶泥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