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用的知识点归纳1 1.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2.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常用知识点归纳,菁选2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常用的知识点归纳1
1.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2.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5.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8.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9.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10.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1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12.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1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高中化学常用的知识点归纳2
1.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体或使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析出晶体。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外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2. 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1)液体混合物蒸馏时,应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使之与被冷却物质形成逆流冷却效果才好。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3. 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可以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解I2和SiO2的混合物。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