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5篇
【篇1】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蕴与政策取向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央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未来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重点和基本遵循。作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聚焦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深化城乡融合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的战略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深刻认识城乡、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其核心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关键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最终目标是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最大的表现就在农村。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劳动力供给、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农业成为兴旺发达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更体面更有尊严的职业,农村成为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美丽家园。
(二)顺应我国现代化目标战略性提升的需要
十九大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战略部署的同时,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其中,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和农村是最大的短板和关键变量。因此,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战略提升,必须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
(三)顺应我国城乡关系新的革命性飞跃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上也在不断深化。如果说从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城乡统筹,是城乡关系的第一次革命性飞跃 ;
那么,从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就是城乡关系的第二次革命性飞跃。城乡统筹更侧重强调政府调控手段在“统”上的作用,而城乡融合则意在通过注重发挥市场机制,激发农业农村自主发展动力和内生发展能力。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推进乡村城镇化,而是要在保留城乡特色、深化城乡融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要聚焦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坚定不移推进实施。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要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创新、提升和拓展,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效益。要着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开发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进都市生态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现代特色产业发展。
(二)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一要加强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供应链建设,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二要积极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三要推进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生产,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治理。
(三)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促使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壮大,并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积极吸引返乡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四)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要着力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完善流通骨干网络,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积极创新“互联网 +”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搭建公益性为主的农村流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五)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有效补充,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一要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二要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导企业、民间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三要强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社会化服务。
(六)构建农业农村支持体系
农业农村支持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一要着力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二要着力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保障机制,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三要着力完善农村创业创新支持体系,整合落实市场准入、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农业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取向
十九大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也指明了方向。
(一)推进优先发展,汇聚要素资源
坚持重农固本,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做到发展优先规划、项目优先布局、财政投入优先保障、资源要素优先配置、公共服务优先安排、政策措施优先落实。尤其是在资金投入、土地使用规划、金融创新等方面,要将优先发展理念贯穿于有关政策制定的全过程,把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放到农业农村,加强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推进融合发展,重塑城乡文明
一是深化农业农村融合,将农业和农村作为整体考虑,推动乡村多维度全方位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二是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深化城乡融合,通过资源要素融合、产业空间重构,加快特色村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
(三)推进绿色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
一是优化生产布局,在资源匮乏、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加快开展退耕休耕轮作,减少低效产能、有害产能、过剩产能,形成水土资源、环境承载和农业生产协调配合的空间格局。二是加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三是构建乡村绿色发展体系,推进农业绿色生产,集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突出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生产、农村生态环境宜居美丽。
(四)推进创新发展,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信息化及农业农村科技进步与推广,强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进发展模式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在深化城乡改革联动互促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农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原文刊登于村镇建设,作者陈明星)
【篇2】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重点知识梳理
1、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1、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乡村呈阶梯式发展
2、城市虹吸效应导致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
3、农业产业生产方式落后,现代科技普及不足,产业链未形成,产业附加值低,无法支撑农村经济发展
4、城乡之间基础服务设施差距大,乡村落后于城市
2、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的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和政策制度,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
1、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2、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3、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4、是建立健全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5、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4、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原则
1、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政治保障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出发点
3、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根本
4、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是目标
5、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方向
6、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是基础
5、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四大难点
1、农民增收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短板
2、农业农村资金投入低,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薄弱环节
3、农业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绿色发展任务艰巨
4、各类人才短缺,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关键
6、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1、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2、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3、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
5、传承农耕文明,走文化兴盛之路
6、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7、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7、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
1、到2020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2、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
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面实现
8、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之处
1、内容不同:新农村发展理念为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乡村振兴发展理念为产业兴旺、共同富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
2、时间不同:新农村提出时间为 2005年10.18-10.11 十六届五中全会
乡村振兴战略时间为:2017年10月18日-10.24 党的十九大
3、含义不同:用产业兴旺取代生产发展、用共同富裕取代生活宽裕、用生态宜居取代村容整洁、用治理有效取代管理民主
九、重要知识点
1、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时间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时间为2018年1号文件
2、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推进
3、乡村振兴目标层面 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
4、乡村振兴规划体系 五位一体
5、《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2018-2022)》发布时间为2018年7月,中国农业出版社
6、乡镇振兴战略实施关键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 丰信农业服务模式、乡村振兴社员网模式
8、乡村振兴初期试点地区 陕西汉中留坝县 惠州市惠阳区政府
9、乡村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新增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
10、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是基础、共同富裕是根本、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
【篇3】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解读“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次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并提高到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摆上优先位置。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就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具体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领域的问题,是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改革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共同作为优先发展的事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位置,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则,在新时代必须坚持。
【篇4】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还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B、淳朴民风
2、农村社会治理开始朝着网格化方向实施制度创新,实施“民生110”工程。表明:国家权力契合农村基层法治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以( )的多元救济通道; A、以基层司法为核心
3、目前世界上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就是D、中国
4、社区营造就就是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 ),激发农村社区居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以“营造农村社区”为基础,实现基层政府、党团组织、社区协会与农村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多元互动。B、社会资本
5、“村治”就是指以( )为后盾,强调高度的自治与一定程度的民主,事关村民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 这里主要就是指“村务”) 由村民自己处理。D、以村规民约以及村民意愿
6、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就是()。B、保障
7、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采取了选派机关干部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自身精英缺失的不足。C、村党组织书记
8、建设乡村文化礼堂,肇始于那个省A、浙江
9、村党支部就是执政党在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它按照( )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的作用,领导与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其职权,其合法性基础就是基于《宪法》与党章的国家权威,D、国家行政法规
10、调查表明:居住在同一块地,同吃一个井里的水,同走一条乡间路,共用一线路电的同村村民,日常交往密切,具有凝聚力。这种文化被称为( )A、地缘文化
11、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还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节俭族风
12、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采取了选派机关干部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自身精英缺失的不足。村委
13、村党支部就是执政党在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它按照( )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的作用,领导与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其职权,其合法性基础就是基于《宪法》与党章的国家权威,A、《中国共产党章程》
14、世界最早的生物防治就是中国的A、利用黄猄蚁治柑桔害虫
15、基层农村社会治理有效运行的根本前提就就是要有规范性的( )D、文本制度
16、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还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B、淳朴民风
17、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采取了选派机关干部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自身精英缺失的不足。C、村党组织书记
18、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途径不包括()C、田园覆盖
19、中国农业起源于什么时候?C、1万年前
20、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哪一类资源节约型技术()E、节肥
二、多项选择题
1、当前农村土地问题取代负担问题,治理危机出现新焦点的原因就是()
A、减人不减地、增人要增地引发的纠纷 B、村组机动地管理不规范引发的纠纷。
D、外出弃田户重新要地引发的纠纷。
E、因征地引发的冲突。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首先要按照有标准()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A、有网络 B、有内容
3、文化相连就是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心理基础,文化相连包括的基本内容就是( )
A、地缘文化 B、习俗文化 C、亲情文化。
4、生态农业按照组织层次,可以分为以下3类模式()
B、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模式 D、生态系统循环体系模式 E、区域景观合理布局模式
5、当代中国农村“村民自治”难以取得成效的原因,包括( )
A、自治单位过大,村民自治难参与。 B、利益纽带缺失,村民自治难民主
C、行政自治相冲突,村民自治难作为
6、当前中国农村在村落内呈现“小聚居”的特点。人口多、地域广,地域之间没有共识,农民认同感不强,参与机会少,参与成本高,参与质量比较低。因此以村庄为单位的村民自治大多走向了( )
A、形式化 C、文本化 D、悬浮化E物质化
7、建立常态化的精英吸纳机制,创造良好的精英成长环境,内容包括( )
A、需要尊重与承认村庄精英在在乡村治理中的合法性地位;
B、出台制度化与常态化的村庄干部竞选机制;
C、完善“告老还乡”与“回乡光荣”精英们的制度吸纳机制;
D、把大学生“村官”制度作为农村建设输送人才的一项长远战略计划
8、推进基层农村有效治理内生性关键要素,包括( )
A、利益相关 D、地域相近 E、文化相连
9、农村生活垃圾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
A、惰性固体垃圾 C、可回收利用垃圾
E、有害有毒垃圾 F、有机易腐烂垃圾
10、按照马克思关于民主的观点,民主化的过程就就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的过程,但就是这种收回的过程“就是以公民社会不断提升自身的自治能力为前提的”。对于民主的发展来说,公民必须具备三种基本素质,包括()
A、利益表达能力; B、政治参与能力; C、组织合作能力
11、被誉为中国农业的发明者有()
A、神农 C、后稷
12、下列那些属于乡村文化建设工程
A、文化广场 B、村史馆 C、文化礼堂
13、生态农业按照组织层次,可以分为以下3类模式()
B、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模式 D、生态系统循环体系模式
E、区域景观合理布局模式
14、农业能够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
A、需求产品供给 C、生活环境调节
E、精神文化影响 F、生态过程支撑
15、当前农村土地问题取代负担问题,治理危机出现新焦点的原因就是()
A、减人不减地、增人要增地引发的纠纷
B、村组机动地管理不规范引发的纠纷。
D、外出弃田户重新要地引发的纠纷。
E、因征地引发的冲突。
16、中国农村社会治理困境的具体表现就是( )
A、人口流出现象严重
B、农村公共权力代理人的老龄化、权力日常行使的封闭化
C、公共事业建设艰难,“一事一议”变成“凡事难议”
E、集体债务化解无望,税费尾欠政策引发新矛盾
17、下列那些就是农业文化遗产具备的特征
A、悠久性 B、战略性 D、活态性
18、通过乡村精英的制度培育,实现乡村振兴,其内容包括( )
B、建立常态化的精英吸纳机制
C、提高村庄精英的生活待遇
D、提供完善的村庄公共服务,做好精英回流工作
三、判断题
1、现阶段,无论城镇居民还就是农村居民,对农产品的质与量的需求,都已经得到了较好满足 错误
2、“乡政”就是指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强调高度的行政与一定程度的集权,就是国家政权下沉到最基层之所在,属于国家法律体系;错误
3、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利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集团行动得到的报酬就越少。可见,合理的规模就是有效开展基层民主,组织集体行动的重要条件。正确
4、基层农村的网格化治理,就就是将村民根据一定的地域条件、人口规模进行适度划分,形成一个基层社会控制的小单位。错误
5、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发展社会组织就是提升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最好载体。正确
6、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指生产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与生活富裕。错误
7、基层农村的网格化治理,就就是将村民根据一定的地域条件、人口规模进行适度划分,形成一个基层社会控制的小单位。错误
8、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只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错误
【篇5】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讲稿【内容摘要】
这次我主要讲讲乡村振兴战略,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 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 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屮心”发展思 想的重要体现,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的乡村治理体系,近几年,从屮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 利益。
这次我主要讲讲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 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 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
在九大修改通过的新 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 项战略z—。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 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 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九大报告关于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Z间发展的不平 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 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 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屮心”发展思想的 重要体现。九大报告屮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屮心的发展思 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村地区和广 大农民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尽管自进 入二一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实施了一 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 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 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 为屮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岀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 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 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 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 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 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屮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 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屮国的 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 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 屮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屮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 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 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 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
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 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年等政 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 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五 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代表在农村工作了 17年,“乡村振兴战略 让我们信心倍增,唯有"橹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新时代党的 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