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教案设计> 正文

做家务教案五篇

发表于:2023-01-08 13: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做家务教案1  教学目标:  交流做家务事的感受,从范例中具体懂得写学做一件家务事的要求和方法;选好内容,定好题目,动手写作。  教学过程:  一、揭题,启发谈话,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老师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家务教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做家务教案五篇

做家务教案1

  教学目标:

  交流做家务事的感受,从范例中具体懂得写学做一件家务事的要求和方法;选好内容,定好题目,动手写作。

  教学过程:

  一、揭题,启发谈话,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在班级里都挺能干的,我想你们在家里也一定是挺能干的。你们一定做过许多家务事吧,你能告诉大家你会做哪些家务事吗?(板书:家务)

  2、指名说。不错,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这节课,我们练习把自己学做的一件家务事写下来。

  二、指导审体,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作文要求:

  你是家庭的小主人,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最近你又学会了哪些家务事(如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煮饭、喂猪、包饺子、钉纽扣等)?选择一件写一篇作文,题目自己定。要先想想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再把学做这件家务事的过程写清楚,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要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

  2、齐读习作要求

  3、这次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板书:做家务事)怎么做?(板书:学)谁学做?(我们自己学做家务事)题目要求我们写几件呢?(一件)怎么写?题目向我们提了哪些要求?(引读题目中要先再)按一定顺序写,按什么顺序写呢?(按学做家务事的过程写)

  三、引导选材,开拓思路

  1、题目要求我们选择自己最近学做的一件家务事写篇作文,选择哪一件呢?请同学们注意,这一件事一定要是自己做了的,而且学做的这件家务事是次数多、印象深、记得清的。

  2、根据教师刚才的要求,那么在学做家务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最喜欢干的是哪种家务事?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要表达一个什么中心呢?(我准备选择拖地,想表达拖地也有学问这一中心;我准备选择炖牛奶,想表达自己的事自己做这一中心;我准备选择整理房间,想表达从小爱整洁这一中心;我准备选择喂猪,想表达学做事要多想办法这一中心。)

  3、你是怎么学的?碰到了什么困难?当时的心情怎样?是怎样克服的?这件家务事有没有学会?

  ①分小组畅谈,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②指名说,要求说出具体的过程和当时的体会。

  对那些家务事干得好的也说得清楚的学生,教师要充分给予肯定。

  四、范文引思,借鉴写法

  怎样按顺序把自己学做的一件家务事的过程写清楚呢?(板书:写清楚)我们先来看看一篇《洗菜》的范文片段。(将材料分发给每个学生)

  范文片段1。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白菜解开,先用刀把菜根切去,然后把一片片菜叶剥下来。黄的.菜叶,我就把它放在一边,绿的菜叶,我就放在盆子里。我一棵一棵地剥着。突然,看见一条大青虫躺在一片叶子上。它青青的身子,软绵绵、毛茸茸的,我吓了一跳,顺手把叶子扔掉了。看着扔掉的菜叶,我想:妈妈长年累月洗菜,不知遇到多少只这样的大青虫,要是都像我这样把它扔掉,不知要浪费多少菜啊!一条青虫有什么可怕的!我壮着胆子,鼓起勇气,从地上拾起那片菜叶,硬着头皮从叶子上抓住青虫,赶快扔到地上,一脚把它踩个稀巴烂。这时,我真像打了胜仗一样高兴,接着又开始拣菜了。拣完菜,我把菜倒进水池,再把每片菜叶的两面洗干净,然后把菜梗洗得雪白,最后把它整整齐齐地放在盆子里。

  1、请同学们默读(齐读)片段,思考:(1)作者写了件什么家务事?(洗菜)可以给片段拟个什么题目?(洗菜。对了,这次我们可以直接将事件名称作为题目)。文章表达了一个什么中心呢?(表达了要节约菜这一中心)(2)这个片段通过哪些词语把学洗菜的先后过程交代清楚了?(先、然后、接着、再、最后)

  2、从文中看,作者学洗菜的过程分为哪几步?这几步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板书:分几步)(分切菜根剥菜叶拣菜叶洗菜梗四步,这四步不能颠倒,因为这是按学做的先后顺序写的。)

  3、作者是怎样把学洗菜的每一步写清楚的?在文中找出具体的词语和有关句子。(让学生找有关词、句,分别在下面画△和~~~~~~~

  从刚才找出的词、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重点抓住什么把每一步写清楚的?(重点抓住怎么做、怎么想写清楚的)(板书:怎么做、怎么想)

  看来,要把学做家务事的过程写清楚,就应该按学做家务事发展的顺序,把分几步做、每步怎么做及做时怎么想的写具体。

  4、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家务劳动的过程呢?我们不仿先来看一看一位四年级同学写的作文吧。(出示投影:《学钉纽扣》片段)今天下午,我闲着没事干,就叫妈妈教我钉纽扣,妈妈答应了。

  妈妈先拿出一块毛线织成的鞋面和二根针、线,让我和她一起做。妈妈拿起一根针和一根线,捻细线头,然后仔细地从针眼中穿过,我见了,心想:原来穿线这么简单呀!我一定能穿得很好。想着,我拿起线,把线头捻细,就去穿针眼,可线头偏 传来妈妈的声音: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下去。听到这话,我顿时有了信心。我静下心,又重新穿了一次,我左手拿着针、右手拿着线,可是线怎么也穿不进针眼。妈妈说:你先把线头拧拧紧再穿针眼,试试看。我拿食指往嘴唇上擦了点口水,拧了拧线头再穿针眼。嘿,线头果然穿进针眼里去了我穿进去了,我穿进去了!我大叫起来。接着,妈妈选了一个位置,放上纽扣,用针从鞋面的背面穿过,再从纽扣的孔中穿过,然后从另一个孔中穿回来,照这样的顺序做好几次,再打结,妈妈钉好了一个,我也钉好了一个,但我并不满意,因为我只钉了一个,于是,我决定用多个纽扣钉一副画。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穿线、反复穿过纽扣、打结,个个动作做得有模有样,正当我在专心致志地钉纽扣时,针头鬼鬼祟祟地向我的指头刺来,哎哟!我疼得大叫起来。妈妈听见了,连忙跑过来,替我贴上创口贴,对我说:别做了,钉纽扣不是你现在干的。我说:妈妈,你别管我,我会小心的,我一定要把这副画钉好。妈妈见我一定要钉,就不说了,我又认真地钉起来。

  终于,一张小脸在我的手中产生了,我高兴地拿给妈妈看,妈妈看了,高兴地说:真不错,你终于学会钉纽扣了,而且钉了一副画呢!哈哈哈我也笑了,我们的笑声回荡在屋子里

  纽扣终于钉好了,这时我才体会到有些事情看看容易做起来难,要做好一件*常的家务事,并不是想像的那样简单学生。

  ①读范文。思考

  A.这件事是什么时候我和谁在一起做的?

  B.我碰到什么困难?妈妈如何指导?我是怎样克服的?学做了这件家务事后,我有什么体会?

  ②教师启发指导:在这两个问题中,小作者具体写了哪个问题?她是如何把它写清楚、写具体的?

  ③教师小结:小作者先写线头穿不进针眼,再写在妈妈的指导下通过努力把线头穿进针眼。她运用了语言描写(妈妈指导的话)和细致的动作描写(拿、擦、拧、穿),把穿针引线的过程写具体了。同学们,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运用这种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描写,这样才能把家务劳动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同学们,当你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后,可以自己拟个题目,如《学洗衣服》、《学包饺子》、《学钉纽扣》等。

  五、小结后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写《学做家务事》,知道了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家务事写清楚、写具体。下面就请你们把自己学着做的一件家务事按习作要求写下来。

  板书设计:

  学做家务

  作文题目

  文章中心

  按顺序分几步

  材料安排

  写清楚怎么做

  怎么想

  什么时候跟谁做的?(简略写)

  有没有碰到困难?

  你是怎样克服的?(具体写)

做家务教案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2~33页《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与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孩子“摆碗筷”的情境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探索筷子的双数与根数之间的对应,填表表示这一对应关系,再根据这个表,写出乘法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而且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将对学习后继的乘法口诀产生积极的迁移和影响。

  教学重点:

  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家务呢?(生:洗碗、洗衣服、扫地?。)看来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懂事、能干的好孩子。乐乐呀,也是个爱做家务的好孩子,星期天,乐乐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乐乐也过来帮着干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生:摆碗筷)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这个活动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桌上摆了9个碗,3双筷子,可能吃饭的有9人,应该摆9双筷子,已摆好了3双,还要摆6双?

  师:他是怎样摆筷子的?边摆边说:1双2根,2双4根?

  师:你会摆吗?

  2、摆一摆,数一数。

  (1)师:请同学们先看老师怎么摆的,师在展台示范:1双2根,2双4根,3双6根

  (2)现在,请你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2根,2双4根?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3)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4)师: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师摆完,师生一起说1双2根,2双4根?)你是怎样数的?(生:一根一根的数,两根两根的数)

  (5)老师呀,也比较喜欢2根2根的数,看到桌面上摆的,再说一遍,通过摆小棒,筷子根数与双数你记住了吗?

  3、填一填。

  接下来,请同学们把小棒收好,打开书32页,看到书中的表格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根据摆小棒过程,将表格填完整。(教科书第32页)。

  (3)师:填好了吗?现在我们来开火车,老师做火车头:1双2根,2双4根?(生答)完全正确的同学举手告诉老师!

  4、试一试。

  (1)根据筷子的双数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1个2 1*2=2 2*1=2)

  师:2双筷子呢?(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说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同学一起编一编。

  (3)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说一说“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生1:2的乘法口诀每句也都是四五个字,积总是比上一个多2。

  生2:口诀中的前两个字总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生3:积不满十时就说得几。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背一背。

  师:我们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现在,就利用我们发现的2的乘法口诀的特点,用心记两遍,待会老师来考验大家,看会不会对口令。(两大组对换,男女生对换对口令)

  (2)、练一练

  大家很了不起,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背会了2的乘法口诀。到了我们一显身手的时候了。

  看口诀说算式(掌声)、看算式说口诀(全体跟读)各四道

  (设计思考: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习活动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同学们对2的乘法口诀果然掌握的不错,敢不敢接受新的考验?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三()五九()

  三五()二五()

  二六()二四()

  二八()五五()

  二七()二九()

  2、检查一下,看我们同学是不是能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表内乘法的计算,看到书33页第二题,第四题,快动手做一做吧。(开火车)

  四、课堂总结

  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师小结:我们自己创编了2的乘法口诀,知道乘法口诀为了顺口都是四五个字,口诀中前两个数字不一样时都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当积小于十是我们就说得几。我们还会用口诀快速的口算乘法,还会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今天的收获可真多呀,小朋友们在学习中要做个爱动脑筋、勇于实践的人,生活中也要向小明学习做一个懂事的、爱劳动的好孩子。

  口诀背的不熟练的同学课下可要加点油了,口诀不熟练就很难又对又快的进行乘法口算,甚至以后再学习的除法问题也很难全对。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设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成功方面有:

  (1)新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做家务“摆碗筷”具体生活情境导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巩固了新知,拓展了思维。

  不足: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培养。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索编乘法算式与口诀时,如果有些学生有困

  难,老师可以先让个别编得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么样编的,再让全体同学进行第二次合作探索,效果会更好。

  数学只有回归生活,才会显示其实用价值,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并运用数学,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本课是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分碗筷进行切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实用价值,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到的东西容易忘记,看到的"东西便于记忆,操作后获得的知识便于理解。

做家务教案3

  活动目标

  1.愿意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自理的意识和能力。

  2.熟练地念儿歌,享受念儿歌的乐趣。

  3.发挥想象力,根据儿歌内容设计动作。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擦椅子、抹桌子的图片;《做家务》儿歌。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么曾经帮爸爸妈妈做什么家务,并用动作表示,请其他幼儿猜。

  2、请幼儿告诉小朋友自己会做哪些家务。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做家务》

  (1)教师完整地朗读儿歌。

  (2)幼儿跟读儿歌。

  (3)集体朗读并且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鼓励幼儿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尝试做不同的家务,以锻炼自己能力。

  活动反思

  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又将服务于生活,这就构成了幼儿学习与生活循环往复。通过对幼儿理论学习和实践,使我真正认识到生活经验在我们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它不仅能展现幼儿的能力还能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变得更积极、主动。

做家务教案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

  2、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3、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

  1、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2、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

  (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小黑板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组:做糖拌柿子;

  二组:黄瓜凉菜;

  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但要坚持下去,有一定困难,开家长会时跟家长交流,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

  主动、经常做家务

做家务教案5

  学情分析:

  本班有29名学生,18名男生,11名女生。整体素质不太好,女生优于男生,这可能是低年段儿童的发育特点吧,再加上男孩调皮,不爱学习,成绩相对来说就能差一些。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能有所长进,预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达到优良。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掌握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验到运用口诀的优越性,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利用已有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自编2的口诀,并自主地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掌握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小棒、2的乘法口诀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以对口令、开火车的形式复习5的乘法口诀.

  2.谈话:同学们,你们会做家务吗?在帮助家长摆过筷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一人一双筷子也就是2根,1双=2根)

  二、探究新知

  1.如果家里只有一个人吃饭需要一双筷子也就是1个2,那2个人吃饭,3个人、4个人……需要几根筷子呢?

  2.请同学们填好下表

  (学生自己完成表格)

  3.一说你是怎样填的?

  方法1:我用小棒代替筷子摆出来的.(课件演示摆筷子)

  方法2:我是两个两个加出来的,筷子的根数一个比一个多2.

  方法3:连加太麻烦,几双筷子也就是几个2,如:1个2是2,2个2是4、3个2是6……可用乘法算式.(板书)

  1个2 1×2=

  2个2 2×2=

  3个2 2×3=

  4个2 2×4=

  5个2 2×5=

  6个2 2×6=

  7个2 2×7=

  8个2 2×8=

  9个2 2×9=

  4.你能根据编5的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

  (小组同学互相商量商量)

  5.对应算式,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口诀

  1个2 1×2= 一二得二

  2个2 2×2= 二二得四

  3个2 2×3= 二三得六

  4个2 2×4= 二四得八

  5个2 2×5= 二五一十

  6个2 2×6= 二六十二

  7个2 2×7= 二七十四

  8个2 2×8= 二八十六

  9个2 2×9= 二九十八

  6.读一读你发现2的口诀有什么规律?(学生自由回答)

  7.你能利用这些规律很快背下2的口诀吗?(学生自由背口诀)

  三、练习巩固2的乘法口诀.

  1.桌练习:一人说一句口诀,另一人举出相应的算式卡片.

  如:说:二六十二 举出: 2×6 和 6×2

  2.信:把手中的乘法算式送到相应的带有口诀的信箱里.

  3.们人的身上有没有关于2的乘法问题?

  如:一个人两只手,4个人几只手?(学生提问互相回答)

  4.考题:幼儿园给5位小朋友分水果,每人1个苹果、2个梨,一共需要多少个水果呢?

  小组讨论,可用小棒摆一摆

  5.全班反馈

  四、小结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吧.

  板书设计:

  2的乘法口诀

  1个2 1×2=2 一二得二

  2个2 2×2=4 二二得四

  3个2 2×3=6 二三得六

  4个2 2×4=8 二四得八

  5个2 2×5=10 二五一十

  6个2 2×6=12 二六十二

  7个2 2×7=14 二七十四

  8个2 2×8=16 二八十六

  9个2 2×9=18 二九十八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