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教案设计> 正文

    2023年度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3篇

    发表于:2023-02-25 17:5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3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体会商鞅不畏困难,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相关的书籍搜集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个人资料,商鞅的变法主张等资料。

      2、课前思考讨论:怎样看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条件?

      活动过程:

      一、我来说背景

      指名让学生来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

      强调: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

      二、我是商鞅

      学生介绍商鞅

      三、商鞅变法

      情景一:商鞅舌辩群儒

      模拟辩论: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但改革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阻挠,请大家模拟奴隶主旧贵族与商鞅进行辩论。

      (教师提示:商君卫鞅(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治国策略,无须恪守古代的章法。)

      情景二:我谈商鞅变法

      1、分组讨论:

      (1)、若你是商鞅变法时秦国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那些措施表示欢迎?为什么?

      (2)、若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那条法令不满?为什么?

      (3)、若你是农民,你对法令有什么看法?

      2、学生交流。

      四、读史明鉴

      1、提问: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学法指导:判定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其目的是否达到。

      3、学生讨论交流。(启示:任何变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五、我来评商鞅

      课件出示:

      司马迁说,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实行严刑法制,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

      苏轼说,他认为商鞅变法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虽然使秦国骤然富强,并统一全国,但也引起天下怨恨,使秦朝不久即灭亡。

      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评论?(小组讨论交流)

      六、以史为鉴

      1、提问: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改革的成功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归纳: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统治者的支持;

      符合人民的意愿;

      改革者的创新进取精神

      2、你能说说秦国由弱到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呢?

      这些经验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吗?我们应怎么做?

      (勇于改革,善于用人)

      (改革是强国之路,我国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教育。)

      七、课外探究

      战国时期各国都纷纷变法,请你查一查其他国家的改革情况及其对各国产生的影响。(提示: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邹忌变法等)

    推荐访问: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