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教材仍然以“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通过求学生人数引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同时对照小棒图有序地安排竖式计算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进位加》教案,菁选20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进位加》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教材仍然以“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通过求学生人数引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同时对照小棒图有序地安排竖式计算过程。计算时让学生先口算直接得出算式的和,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是谁和谁相加的,以此突出相同数位相加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笔算做好准备,然后再对照小棒图写出算式,引导学生计算。再列竖式计算时重点强调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全面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还处在起步阶段,他们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事物较易接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的方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已有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新的知识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棒,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由浅入深,逐步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问题,列竖式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进行观察的机会,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32+6= 8+41=
二、口算训练,做好铺垫
30+40=50+30=70+20=
47+2=83+5=33+6=
20+30=34+3=
1、独立口算
2、指名说出个别题的算法
三、情景导入
1、(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大家看看,这是我们昨天看的情景图,大家还记得当时所提的问题吗?谁再来回忆一下?(学生回答)
2、继续追问,同学们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大家的问题很多,其中挑选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书本上的例二,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要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怎么列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32=)
四.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35+32”,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摆小棒的方法或是用竖式计算或是口算。
2、交流算法(提问)
(1)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从个位加起,注意:相同数位要对其齐。)
(2)如果摆小棒应该怎么摆?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它表示5个一和2个二,合起来是7个一。)为什么把三捆和三捆合起来?(它表示3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6个十。)结果是多少?(把6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就是67。)
(3)竖式计算
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算过程。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笔算过程。
教师追问: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两个3都在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5和2在个位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引导: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叫学生交流,叫学生尝试归纳。
教师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五、巩固练习
(1)书本第13页做一做1、2两题以及找错误
(2)有趣习题填数字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什么?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叫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列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5页第1题、第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32=67(人)
十个
3 5
+3 2
十个
3 5
+3 2
7
十个
3 5
+3 2
6 7
列竖式计算应注意: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的零碎知识,从而使学生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列竖式的方法类比来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本节课重点是列竖式计算,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通过有趣的习题使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识点。本节课的不足是复习的内容太多,有点啰嗦,老是重复一句话而且语调比较*缓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还是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进位加》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的两辆车)今天我们就和全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好吗?
2.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四个班的小朋友)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呢?
3.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30=6635+34=6930+35=6536+34=70)
4.师: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
二、新授
1.教学“不进位加”中的例1、例2。
(1)学生独立尝试。
①师: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
②请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③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6+34这题先不讲)
(2)小组讨论。
①师: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汇报: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式要注意什么?
2.教学“进位加”中的例3。
(1)36+34=70。
①师:这里还有一题,你是怎么算的?(请刚才板演的学生说一说)
②师:哦,先算个位上的6+4=10,怎么写呢?在个位写几?十位呢?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1,表示1个十。再算十位上的3+3=6,6+1=7,合起来就是70。
(2)教学例3:36+35。
①师:大家能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了乘车的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
②师:请你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③学生尝试。
④师:你是怎么算的?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算法?为什么这道题你们都从个位算起,不从十位开始算了呢?
(3)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的,还要注意什么?
3.出示课题。
(1)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2)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3)师:你认为什么时候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比较好呢?
4.全课: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三、练习
1.买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皮卡丘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两件小家电,我们陪它到家电城看看好吗?(电脑演示商品)
(2)师:谁来为皮卡丘介绍一下商品?
(3)师:皮卡丘只有90元钱,请你帮它选两件小商品,用竖式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
(4)学生计算。
(5)汇报:你为皮卡丘选了什么?一共用了多少钱?
2.比一比谁最棒。
师:皮卡丘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忙。它请我们四人小组每个小朋友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其他三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的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还请你们一下你们组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的话,你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的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进位加》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分组练习)
156+162
204+825
271+297
525+721
2.集体反馈: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这几道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
【设计意图】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1)仔细阅读,你获取了那些信息?
(2)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板书:445+298=)
【设计意图】结合书中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获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1)这道题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2)全班交流方法。
预设1:列竖式计算
带领学生回顾过程,并重点提问:
问题1 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
问题2 十位上4+9=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
问题3 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
预设2 简便运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连续进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追问及学生介绍计算的过程突破难点。借助298是这一数据的特殊性,让学生了解简便运算的方法,渗透简算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简算的能力。
3.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师:你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
预设1 用原来的竖式再计算一遍。
预设2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预设3 利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2)归纳验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检验笔算的结果是否准确,让学生感知加法检验的意义,让学生选择一种验算方法,通过验算,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高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P38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P39第5题的啄木鸟治病。
(3)完成教材P39第6题的找朋友。
2.提高练习。
(1)完成教材P40的第8题的解决问题。
(2)下面7个△都代表同一个数,想一想,△代表的是哪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啄木鸟治病找朋友等多形式的基本练习,巩固算法,形成技能;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做到算用结合,体现计算的价值,通过填数的练习,在巩固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回顾梳理,促进内化
1.回顾本节课收获。
2.回顾学习例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如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几种。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一下该怎样解决,下节课继续研究。
《进位加》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复习“破五进位加”“退位满五减”的拨珠方法,掌握拨珠规律。
2、提高幼儿对珠心算的兴趣,培养幼儿动则活跃、静则专注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左右脑的*衡发展。
二、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大算盘一把
2、学具:小算盘人手一把,水果篮一只,各种水果模型若干,水果、食物卡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听音乐《喜羊羊与灰太狼》进场,并以谈话引入课题。
2、拨珠关:
(1)复习《拨珠歌》: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2)和音乐比赛闯拨珠关:全盘1—9的拨入及双手1—100的拨入练习。
3、珠算关:
(1)“过迷林”闯关玩法:以珠算抢答闯关(个别提问)。
(2)讲评幼儿珠算情况,并复习凑数、补数。
(3)讲解破五进位加、退位满五减的拨珠方法及规律。
(4)看题珠算,记录答案。
4、心算关:
(1)“赶走灰太狼”:以抢答形式心算“灰太狼”身上的题。(电脑出题、个别幼儿出题)
(2)与客人老师互动:客人老师出题于卡片上,幼儿心算,答对可得食物卡片。
5、老师小结,请闯关成功的幼儿上火车进入“羊村”。
《进位加》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3、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进位加》教案6
合作探究,悟算理。
(1)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的学具,(例如:小棒、方块、计数器等)学生可以用,也可以在练习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小组内先商量一下,选择哪种学具帮助问题的解决。
(2)老师提要求,小组合作先摆一摆,再说一说,进行交流,还可以把摆的过程记录下来。
学生动笔算算试试。找一名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结果都是42,从哪一位加起比较好?
(1)教师谈话:刚才通过动手做一做,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我们解决了,还要解决右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打开书,做在书上。
(2)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和以前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
(1)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2)在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都要注意什么?
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解决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
过渡语:同学们算的都很好,刚才我们游览了海底世界,参观了展厅,接下来我们到海滩上去玩一玩。
[评析:仿例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新知识的特点,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出示右边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1、猜一猜贝壳下面的数是几。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2、判断。
先独立思考,再举判断卡判断。
3、猜一猜,小海龟可能是几?
学生有可能会说出许多不同的答案,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生动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体会到知识产生于生活情境中,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全课总结,升华知识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评价在这节数学课中,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有些贝壳想送给他们,了解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50个贝壳够不够,并试着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进位加》教案7
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课本第15—17页例1、练习四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育学生要保护野生动物。
三、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课本15页的情景图,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3+5811+57+35+2815+45
23+7517+4027+6838+15
(二)探究新知
1、新授: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
师出示15页的动物图片。
2、学习例1
(1)师出示*特有动物的种数统计表。
(2)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3)师投影出示问题,*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4)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98+25)
(5)学生尝试进行计算
(6)找学生说说在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并解决的方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
98从个位加起:8+5=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
+25十位9+1=11再加上进位1是12,满十向百位进1。
123十位写2,百位写1,98+25=123。
课堂小结:我们学会了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计算认真,不算错数,不抄错数。
3、做一做(课本16页)
找学生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停止。
(三)课堂作业
课本第16页做一做2,17页练习四第2题。
《进位加》教案8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学会减法的验算。
教学重点:
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1)500-40-309-6
口算时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说明: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2)13-572-5048-48+522+5044+4
问:每组题中的两道算式,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名说,认识:差+减数=被减数。)
2.笔算
43-2168-7
指名板演,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怎样算?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千以内的笔算减法。
(板书课题:不退位减法)
二.新授
1.教学例题:出示书架图。
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说:3个书架分别有民间故事书185本;童话书210本;儿童小说335本。)
1)问:儿童小说比童话多多少本?怎么列式?
指名说,师板书:335-210=(本)
你能什么办法得到结果?你会计算吗?
(生写在草稿本上。自己写一写,再同桌互查。)
指名上黑板写,全班核对。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数位对读齐,从个位算起。)
2)你会验算吗?
讨论,再算一遍或用加法验算
(生试算,再指名上黑板写)
3)图上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同桌互说后汇报。
4)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独立思考,四人小组互说
指名提问,再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生自己完成这些题目并认真验算。
2)请4位小朋友上来完成这些题目。
3)核对答案。
4)师:他验算的对吗?你是怎样验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1)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进位加》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一定的数感。
3.在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5 56+40 18+30
32+4 20+73 5+61
43+20 7+62 4+53
32+10 50+22 20+35
默算,指名答。
指名说说32+4.7+62的计算过程。
2.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可以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和整十数相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1)小红.小强和小兰是好朋友,他们正在一起玩数画片的游戏呢。
(2)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①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你会列式吗?板书24+6
②小兰和小强一共有多少张?谁来列式?板书24+9
③小兰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9+6
④小兰.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24+9+6
(3)哪道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24+6.24+9这两道算式。
2.教学24+6。
(1)我们先来看24+6,24+6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你打算怎样摆,先摆什么再摆什么?请你自己摆一摆,想一想怎样很快知道有多少根小棒?
(2)谁上来摆一摆?
先摆2捆加4根,再摆6根,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等于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一共有3捆,就是30根。
(3)那谁来说一说我们怎样计算24+6?指名说,同座位互相说一说。
3.教学24+9。
(1)刚才小朋友学得真好,我们再来看看24+9,24+9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怎样计算?我们也先用小棒摆一摆,怎样摆?边摆边想想怎样计算。
(2)请生上来摆一摆,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①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等于13,再算20+13=33。
②把9分成3和6,先算6+24等于30,再算30+3=33。
③把24分成23和1,先算9+1等于10,再算23+10=33。
(3)这三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把24+9的计算过程跟同座位说一说。小朋友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5.小朋友,我们今天计算使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超过了10,那十位上的20就要变成30,30就要变成40,小朋友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
6.刚才我们计算的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现在一位数放在前面,你会计算吗?请打开书到第49页,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生回答,并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1)下面我们看着图来计算两道题目,题目有什么要求?
(2)第1题你打算怎样圈?为什么这样圈?我们先算什么就把它们圈一圈。请你在书上圈一圈并计算出算式的和。
(3)交流第二题的圈法,并说说两道算式的得数。
2.想想做做2
(1)学生口算第一组题,观察一下这4组题,第一题和下面三题计算时有什么联系?
(2)我们计算下面三题时都要先算4+8=12,所以个位上都是2,但是4+8=12超过了10,所以十位上30要变成40,50变成60,80变成90。
(3)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口算出另外两组题吗?
3.想想做做3
说图意,要求图书角原来有图书多少本我们该怎么办?你会列式计算吗?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生答。
4.想想做做4
(1)小力.小佳.小强来到了玩具店,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哪些玩具,各是多少钱?
(2)小力买了一只玩具熊和一盒积木,应付多少元?我们怎么办呢?生列式计算并口答。
(3)小强和小佳各买了什么?他们分别应付多少元?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
(4)小朋友,你想买什么?应付多少元呢?指名说,同座位说。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进位加》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做一做”,第15页练习二的3~7题。
【教学目标】
1、利用情景图和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重点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以及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准备】
教材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开火车口答。
2、指名学生回答,在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新授
1、学习第14页例3
(1)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2)指导学生活动:用小棒竖着摆出35+37。
(3)组织讨论:可以怎样把小棒加起来。
方法一:先把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12根捆成1捆多2根;再把3捆加3捆是6捆,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方法二:先把3捆加3捆是6捆,再把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1捆还多2根,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4)小结: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个同学使用小棒相加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5)组织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应该怎样算?
(6)交流汇报、小结
2、比一比
提问:比较35+32与35+37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讲解两式的竖式计算。
交流汇报。
小结:相同点是相同数位都要对齐,不同点是35+32的个位相加不满十,而35+37的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35+32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而35+37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如果从十位加起,则比较麻烦。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经过计算35+37=72(人),所以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72名学生。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本课时学习了100以内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练习时,抽取几名较差的学生上台演示,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总结
用竖式计算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一定记住进的1要加上去,也就是进位后,十位上是3个数相加。
《进位加》教案11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l一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笔算进位加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及时。概括笔算加法的法则,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4十6= 50十90= 60十90=
8十3= 70十80= 3十7=
提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和的最高位上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与口算同时进行。)
37+25 64+8
提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3.引入新课。
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
出示例题图,昨天我们解决了二、三年级的一共借书的本数。
1.教学例题(1)。
(1)出示问题“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请学生们列式。(板书:85+143)
(2)学生们尝试笔算。
(3)组织交流,解决难点。
提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板书个位上的和。)
提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十该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板书。)
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7(强调:百位上不能忘记从十位进位的1。)
(4)指名让学生完整地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们在原式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教学例题(2)。
(1)出示问题“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请学生们列式。
(板书85+126=)
(2)请学生们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
(3)提问:十位上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要向百位上进“l”?百位上又得多少?
强调:不能忘记进上来的l。
指名学生完整地口述笔算过程。
(4)指导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根据刚刚的计算学习,大家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自己的看法。
(3):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4)比一比:今天学习的加法在笔算时与上节课学习的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
(2)提问;第一题中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l?你能在原式上进行验算吗?(指导学生验算。)
第2题中哪几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l?和的个位上是几,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第3题又是怎样算的呢?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指名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2)学生们集体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们独立思考,找出每题错处及原因。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老师做适当的。
四、课堂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法笔算要怎样算?
强调:在计算时,哪一位相加满了十不要忘记向前一位进1,到前一位相加时,不要忘
五.布置作业
笔算并验算。
635十294 817十73
734十196 557十286
375十255 203十266
《进位加》教案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第18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情感目标:
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思路:
复习:从两位数加两位数引出→新授→1、从生活的例子:出示376+284
76+84
2、估算结果
3、独立竖式计算
4、小组讲算理
5、小组汇报,老师板书竖式
6、全班讲一次算理
7、变题:976+284
8、独立竖式计算后讲算理
9、汇报:重点讲百位上的变化
10、小结竖式计算的步骤
→练习1、书本P18做一做→质疑→小结
2、书本P20第7:讲计算错误并改正
3、书本P19第4:先让学生估算再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76+84
学生完成后1、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屏幕出示:*部分动物种数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1)让学生先观察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对你的问题列出算式。”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算式是:376+284(当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可只列出式子,不进行计算。)
2、对比分析:师:376+284与复习题76+84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前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3、猜想方法:师:你觉得它的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怎样?
生:还是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估计结果:师:在竖式计算前先猜一猜它的结果,你们觉得猜想结果想采用什么方法?
生:应该用估算!(同位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5、汇报过程:生:376约等于400,286约等于300,400加300约等于700。
师:让我们看看书上想法和我们相同吗?(屏幕上出现课本18页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并说明书上的估算更加接近准确数,在以后的估算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3、笔算验证: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然后看一看它的准确结果和我们的估算接近吗?
学生独立计算后,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4、汇报展示:小组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
5、归纳小结:(1)在加法的计算中,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6、突破难点:试练:976+286计算后并说说和例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7、质疑升华:生:例题和练习题都是三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例题的结果是三位数,而练习的结果是四位数。
师:为什么会不同?
生:例题百位上是3+2+1得6,不满十,就在百位上写6,而练习题的百上是9+2+1得12,在千位上写1,在百位上写2。
三、巩固练习
1、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计算过程。
2、练习五第7题。重点讲错误的原因
3、练习五第4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四、作业布置:练习五第1题。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76+284=660(种)976+284=1260
376976
+284+284
6801260
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小结:作为计算题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步骤,就能掌握。在教案设计的时候:
(1)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步骤讲出来。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地方让学生进行练习(例题、拓展例题、做一做选一题)。
(2)小结计算方法,设计了三个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复习题完成后、例题和拓展题后、全课小结时)。
(3)练习设计了多种形式(基础的竖式计算:做一做、提高题的改错题、生活中的数学题)。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在每次的汇报学习中都让学生讲如何才能做到又对又快。
《进位加》教案13
详细介绍:
课题: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学具
教师准备375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1.口算练习
50+70=30+600=30+300=
90+20=40+50=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
(因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一个十应是6个十.)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十位上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一个十.)
(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
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设疑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
(二)学习新课
1.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求下面两个数的和.请看图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出示图A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B,放在图A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个信封)
(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如:
(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
(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如下的图和算式:
师问:竖式的百位如何写?(让学生填)
(5)请学生独立计算
师问:说说你是从哪一位开始加起的?为什么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
(6)在教师指导下理解算理
243是2个百4个十和3个一,132是1个百3个十2个一.个位上3个一加上2个一和是5个一.所以和的个位写5;十位上4个十加上3个十和是7个十,所以和的十位写7;百位上2个百加上1个百是3个百,所以和的百位写3.只有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才能相加.
(7)练一练
4111+367=
28+570=
师:为了对齐数位,注意竖式中第一个加数不要写得太挤,在写第二个加数时,要看好第二个加数的最高位,应该和第一个加数的哪一位对齐.
2.进位加法.出示例2【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270+58=(如下图所示)
(1)请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
(2)师问:十位应该怎样计算?(关键性问题)
(3)教师演示、操作活动投影片(如图),使学生明确算理、7个长方形和5个长方形合起来可以组成一块正方形计数板(100)和2个长方形.指导学生写出竖式,十位相加满一百,要向百位进1.
(4)学生独立填写百位结果.
(5)练一练
(6)小结:计算时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不要忘记向百位进1,同时百位上不要丢掉进位的1.
3.进位加法.【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例3求809与3764的和.
(1)请学生自己列横、竖式,并计算.
(2)重点思考:百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该怎么办?
(3)做完后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4)讨论: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不同点:加数的位数不同)
(5)总结三、四位数加法的法则.(在原法则板书上改)
标题的两位数改为三、四位数.
第③条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改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1.直接在竖式上计算
2.列竖式计算
238+326=1629+527=715+8605=
3.判断正误并改正.
4.课后总结
(1)今天学的是什么知识?(出示课题)计算法则是什么?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解疑
我们已学完本节知识,请大家做一做开始的那道题,看谁会做并能做对.
1738+625=
板书设计不连续进位加
不连续进位加
《进位加》教案1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进行正确算。
(二)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
(三)培养学生计算完要主动进行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学连续进位的方法。
难点:连续几次在同一题中运用进位法则,学生感到不习惯,容易出错,教学时应避免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笔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2.同时口算
(1)8+6+1= 6+4+1= 7+5+1= 9+3+1=
(2)9+4= 9+8= 4+7= 7+6=
6+8= 7+6= 2+8= 5+5=8+8=
3.订正板演并小结
师说:做计算题的时候,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就要用原来的竖式验算,这样,就可以保证做一题对一题。
(二)学习新课
1.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说:通过刚才的复习,老师知道大家前面学的进位加法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看谁学得快,看谁学得好。(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2.出示例5
求385与765的和。
(1)找好、中、差6名同学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上独立做。
(2)集体订正,找一名好同学说计算过程,教师同时板演:
385+765=1150
(3)教师总结
师说: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同学们第一次做这种题,在老师没讲的前提下,完成得很好,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很容易忘记加进位1,有时不该进位的又多加进位1,这都是不对的,所以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每做一道题都要进行验算。
(三)巩固反馈
1.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画钩,错的画叉,并改过来
2.做一做
(1)笔算下面各题
(2)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①275+769=
②847+1368=
③638+793=
④6875+125=
⑤8697+935=
⑥986+1104=
3.文字题
(1)8607与999的和是多少?
(2)比431多569的数是多少?
4.思考题: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是在学生掌握了不连续进位的加法基础上学习连续进位的加法。
在复习准备过程中,先复习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然后进行口算练习。口算练习分两个层次,一是8+6+1,7+5+1之类的口算,当学生能熟练无误地完成这类口算时,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连续进位的过程。二是20以内进位加的口算。
在学习新课时,由于学生已掌握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只是学生初次做这种连续进位的加法,感到不习惯,常常不该进位的也进位,该进位的却没有进上去,所以,教师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但在这一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及时纠正,要进行正式的小结,总结这些易错的地方,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安排了一道判断题,把容易错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判断出来,并改正过来,然后完成“做一做”、文字题等。
板书设计(略)
《进位加》教案15
教学目标:
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之后,巩固加强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
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题目:27+34、34+36、61+9、83+7、32+48、23+67(同桌分做3题,同时请学生板演)
二、课堂练习
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它们,今天就让我们去人民公园检验计算能力。
1、出示公园门牌,首先进公园要买票,如果说你和爸一起去。(*票:36元。儿童票18元)你们一共要花多少钱?
谁能根据买门票和事编一道应用题?
2、公园里开设了野生动物领养区,因为现在野生动物得不到保护,受到了人类的随意捕杀,如果你有爱心的话,你可以任意领养两只小动物,每个动物都有标价
3、你想买哪只汽球?算对上面的得数,这只汽球就是你的
三、课外作业:
课本13页第4题
《进位加》教案16
一、教学内容书P11例3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算。34+53
2.口算。
(1)7+68+49+56+8
7+55+86+6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
得到6捆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追问:个位满十,十是10个什么?(10个一)
向十位进1,1是1个什么?(1个十)
(2)根据上面用小棒摆的过程,写竖式算一算。
提问:怎样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
36
+35
提问: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好算,还是从十位加起好算?说说你的想法?
请看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从个位加起。)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提问:个位6加5等于几?(11)
个位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写几?为什么写1?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写1,这就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向十位进1的1,写在哪儿?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写在横线下面?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个小1,这个小1,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
36
+315
1
提问:十位上怎么算呢?互相说说看。
你能说说十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教师说明;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算到这里还没算完,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也就是7个十,所以十位应该写7,然后再在横式等号后面写71。
36
+315
71
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通过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2.请同学用刚学到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做复习中老师改过的题37+53边做边说计算过程。
提示:个位7加3得10,个位满10,怎么办?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个位7加3得10,满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
3.学生独立做教科书P11做一做中的两题。
注意下边的提示,边做边说过程。
4.小结。
提问: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提问:与复习板演题比较,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复习:个位相加不满十。
新课:个位相加满十。
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
板书:进位加法。
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
三、小结:
笔算加法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
四、练习。
1.小红和爸爸去海洋馆参观,*票36元,儿童票18元,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列式:
写竖式:()
()
()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2.做教科书P13练习二的第3题.在书上做,请同学边摆边算边说过程.
3.笔算下面各题.独立在本上做,教师边巡视边检查.
25+63=76+5=32+28=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6+35=
3636
+315+315
《进位加》教案17
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课本第15—17页例1、练习四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育学生要保护野生动物。
三、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课本15页的情景图,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3+5811+57+35+2815+45
23+7517+4027+6838+15
(二)探究新知
1、新授: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
师出示15页的动物图片。
2、学习例1
(1)师出示*特有动物的种数统计表。
(2)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3)师投影出示问题,*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4)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98+25)
(5)学生尝试进行计算
(6)找学生说说在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并解决的方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
98从个位加起:8+5=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
+25十位9+1=11再加上进位1是12,满十向百位进1。
123十位写2,百位写1,98+25=123。
课堂小结:我们学会了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计算认真,不算错数,不抄错数。
3、做一做(课本16页)
找学生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停止。
(三)课堂作业
课本第16页做一做2,17页练习四第2题。
《进位加》教案18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口算大赛
6+30= 60+8=
40+3= 50+7=
3+90= 20+5=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地板书例1的问题。
2.学习例1。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学生列出算式:35+2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学生数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算出来的。
……
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
3.学习竖式。
师生拿出计数器,一边操作一边提问:
算35+2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
师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右侧写2。你们认为“2”应对着35的3还是5呢?(通过计数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不困难)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议一议。
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的方便,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上5+2=7,7应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4.变式训练。
(1)二(2)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2)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三、巩固新知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说说是怎样对位的。
六、教后反思
《进位加》教案19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理,能正确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经历比较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的异同的过程,加深对笔算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笔算。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层次练习
(课件出示) 口算:30+20 50+26 92+4 61+25
35+32 3+45 13+72 44+53
(二)第二层次练习
1.请每位小朋友写两道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2.写完后每位小朋友用竖式算一算。
3.把小组内同学的题分分类,有什么相同点或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加法、算理都一样。
不同点:有的需要进位,有的不需要进位。
小结:笔算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第三层次练习
闯关游戏
1.第一关:计算 (课件出示)
4 3 2 9 4 0 6 2
+ 3 4 +4 4 +3 8 +2 9
(先各自练,再指名板演,然后校对)
2.第二关:分蘑菇
课件出示第8题: 兔妈妈采了很多蘑菇,准备分给兔宝宝们。于是兔妈妈先分给每个兔宝宝一只篮子,咦?蘑菇上怎么有道数学题呀?原来兔宝宝们要找到蘑菇上算式的结果与篮子里的数相同才能吃到它。这下兔宝宝们可着急了,你们能帮帮小兔吗?
3.第三关: 在○里填上“>”、“<”、或“=”
4+38○40+38 76+21○99-5 67+9○69+7
83-3○83-8 57-5○38+17 25+47○35+35
提示: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有的题可以依据算理不计算直接比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
4.第四关:实际应用
书柜里上层有38本书,中层有26本书,下层有34本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提示:学生能够选择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行正确计算。
(四)小结并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行了练习,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其实用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帮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呢。(板书课题)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进位加》教案20
【教材依据】
《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设计思想】
教材从回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开始,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等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学目标】
情感:利用原有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知识,通过观察情境图,适时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结合进位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小养成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国家。
价值观: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意义。
2、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法选择】
以活动为主,适当伴有讲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对比、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比较、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师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时可以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也就是先算个位上的数。】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竖式计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出示第11页情景图)
师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2、学习例3(出示第14页例3图)
35+37=
①、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a、指导学生分别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学生自主摆小棒。
c、同学交流摆放结果。
【方法一】:先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师总结一、二方法的相同点: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②、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a、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35
b、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 37
c、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72
d、我想从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以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4、通报学生总结结果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5、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个位是()+()=()
()再算()+()=()十位上是()+()=()
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书练习二第4~7题。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在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的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学习环节。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快学会新知识,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1、动手实践。学生通过摆小棒活动,诱导学生把单根相加,够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从而暗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在探究能否从十位加起时,我故意让学生试一试,不强调“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从十位加起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最后告诫学生这种方法很麻烦,不可取。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按合作学习的要求,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乐于交流。
总之,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进位加》教案 (菁选20篇)扩展阅读
《进位加》教案 (菁选20篇)(扩展1)
——《进位加》教案10篇
《进位加》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学会减法的验算。
教学重点:
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1)500-40-309-6
口算时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说明: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2)13-572-5048-48+522+5044+4
问:每组题中的两道算式,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名说,认识:差+减数=被减数。)
2.笔算
43-2168-7
指名板演,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怎样算?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千以内的笔算减法。
(板书课题:不退位减法)
二.新授
1.教学例题:出示书架图。
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说:3个书架分别有民间故事书185本;童话书210本;儿童小说335本。)
1)问:儿童小说比童话多多少本?怎么列式?
指名说,师板书:335-210=(本)
你能什么办法得到结果?你会计算吗?
(生写在草稿本上。自己写一写,再同桌互查。)
指名上黑板写,全班核对。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数位对读齐,从个位算起。)
2)你会验算吗?
讨论,再算一遍或用加法验算
(生试算,再指名上黑板写)
3)图上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同桌互说后汇报。
4)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独立思考,四人小组互说
指名提问,再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生自己完成这些题目并认真验算。
2)请4位小朋友上来完成这些题目。
3)核对答案。
4)师:他验算的对吗?你是怎样验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1)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过程
《进位加》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复习“破五进位加”“退位满五减”的拨珠方法,掌握拨珠规律。
2、提高幼儿对珠心算的兴趣,培养幼儿动则活跃、静则专注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左右脑的*衡发展。
二、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大算盘一把
2、学具:小算盘人手一把,水果篮一只,各种水果模型若干,水果、食物卡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听音乐《喜羊羊与灰太狼》进场,并以谈话引入课题。
2、拨珠关:
(1)复习《拨珠歌》: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2)和音乐比赛闯拨珠关:全盘1—9的拨入及双手1—100的拨入练习。
3、珠算关:
(1)“过迷林”闯关玩法:以珠算抢答闯关(个别提问)。
(2)讲评幼儿珠算情况,并复习凑数、补数。
(3)讲解破五进位加、退位满五减的拨珠方法及规律。
(4)看题珠算,记录答案。
4、心算关:
(1)“赶走灰太狼”:以抢答形式心算“灰太狼”身上的题。(电脑出题、个别幼儿出题)
(2)与客人老师互动:客人老师出题于卡片上,幼儿心算,答对可得食物卡片。
5、老师小结,请闯关成功的幼儿上火车进入“羊村”。
《进位加》教案3
【教材依据】
《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设计思想】
教材从回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开始,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等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学目标】
情感:利用原有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知识,通过观察情境图,适时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结合进位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小养成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国家。
价值观: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意义。
2、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法选择】
以活动为主,适当伴有讲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对比、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比较、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师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时可以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也就是先算个位上的数。】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竖式计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出示第11页情景图)
师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2、学习例3(出示第14页例3图)
35+37=
①、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a、指导学生分别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学生自主摆小棒。
c、同学交流摆放结果。
【方法一】:先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师总结一、二方法的相同点: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②、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a、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35
b、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 37
c、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72
d、我想从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以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4、通报学生总结结果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5、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个位是()+()=()
()再算()+()=()十位上是()+()=()
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书练习二第4~7题。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在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的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学习环节。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快学会新知识,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1、动手实践。学生通过摆小棒活动,诱导学生把单根相加,够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从而暗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在探究能否从十位加起时,我故意让学生试一试,不强调“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从十位加起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最后告诫学生这种方法很麻烦,不可取。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按合作学习的要求,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乐于交流。
总之,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进位加》教案4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3、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进位加》教案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9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作为基础,数位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方法经验。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对竖式已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问题,前面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挂图、气球图片、三角形学具图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前安排学生唱《赶海的小姑娘)
刚才,小朋友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谁给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曲讲的是谁,在哪里,做什么?伴随海浪的声音,出示情景图,同时揭示课题:赶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2)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沙滩上有多少只螃蟹?
(5)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对于学生提出的可以直接数出来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数一数,立即解决,如3、4、5题。教师板书1、2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1、探究: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现在你能想办法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大虾?”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猜想一下得数是多少?
引导引导列出算式“26+12”,并说出得数。
师:请小朋友用小棒或计算器来帮忙,验证一下得数是不是38,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引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先把两个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一位数相加。)
(2)先算26+10=36,再算36+2=38。
(3)先算26+2=28,再算28+10=38(:先把12分成10和2,再计算。)
(4)摆小棒:左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右边摆1捆零2就是12,然后一数,一共3捆零8根,就是38。所以知道26+12=38。
(5)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一看就是38。(先让学生边说边拨,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拨珠并解释结果。)
(6)列竖式计算:先写一个加数26,在下面写第二个加数12,把加号写在12的左边,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最后计算6+2=8,20+10=30。答案
是38(让学生边说教师边写,要强调列竖式时的注意事项)
3、:
师:以上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给与适当与鼓励。
(二)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1、探究: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非常好。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2、汇报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已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算法:
(1)先算20+10=30,3+1=4,再算30+4=34。
(2)拨计数器(边拨边说):先拨2个十,3个一,表示23,再拨1个十,1个一,表示加11,一看就是34。
(3)摆小棒计算(边摆边说)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来解决我们提车的问题,真了不起。如果用竖式来计算,你会不会写呢?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竖式计算方法。对竖式稍作后)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道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34+13?52+27=?)
师:(指黑板上的四学生说出得数后,让学生列竖式,并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
3、:
请小朋友们观察这四个竖式,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为什么26+12中的2和1对齐?引导学生得出:因为计算时要把两个整十数加起来,两个一位数加起来,所以十位对齐,个位对齐。
师:说的真好。概括起来就是“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在这一环节中,教材只通过一个例子就作了,不符合学生学生认知规律,而要通过多个例子才能作出,因而以上教学对此作了改变,利用四个竖式作概括]。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小壁虎找尾巴。
师:赶海的小朋友在海边玩够了,就提着小桶回家了。在回家路上他们遇见了几只断尾巴的小壁虎.看,多可爱的小壁虎,它们的尾巴哪里去了呢?你能帮他们找回自己的尾巴吗?(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师:谁愿意把你找的结果展示看看?(让学生到实物投影前展示,并有选择的让学生表达计算过程。)
师:在找尾巴时,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这条尾巴找到它的身子吗?(引导学生找出得数是43的一些加法算式,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练习量,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四、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第二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
1、收集信息。
上一节课我们随着赶海的小姑娘到了海边,见到了许多可爱的小虾小螃蟹,还帮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小朋友们都表现得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两幅画,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挂图,让学生观察,对整幅图有一定的感受)
师:谁能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听听?
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梳理故事:森林里住着小刺猾一家人,有一天,剌猾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见一堆又大又红的草莓,剌猾哥哥高兴极了,它赶紧跑回家叫来妹妹,哥哥一下运回了32个草莓,妹妹运回了24个草莓.......
(在这个环节中,力图使数学与语文学科相互融合,创设一种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编故事时,可由大家互相补充一个人哪怕只说一句话也应予以肯定,尽可能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2、提出问题。
师:听了小朋友讲的故事,老师觉得你们已经长出了一双数学的眼睛,你能根据这个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哥哥和妹妹一共运回了多少个草莓?
(2)哥哥比妹妹多运回了几个草莓?
(3)妹妹比哥哥少运回了多少个草莓?
(4)为什么哥哥运的多,妹妹运的少?
(老师板书问题1,对于问题2、3可允许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放进47页的“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对于问题4可立即解决。)
3、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有的放进了“问题口袋”里,现在咱们来解决“一共运了多少个草莓?”这个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二、摘气球
1、师:(把自主练习第2题、第4题做成气球图片,一边往黑板上贴一边说)刚才,小朋友把老师带来得两幅画编成了非常精彩的数学故事。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漂亮的气球,小朋友看多美啊!有红的、黄的、蓝的、还有绿的,你想得到吗?要得到它们可不容易,得付出你的劳动才行。下面请组长摘气球,只要你能算出后面的题,这气球就是你们组的了。
(小组长摘气球:算出后面的题并说出算法。其余学生。)
师:大家都想得到气球吧?不要急,人人都会有的。下面请小组长揭开小气球,让组里的小朋友算后面的题,谁算对了就把小气球奖给谁。(小组活动,老师巡视,注意算法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遵循教材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足用活了教材,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练习,得到了提高。]
三、商店购物
师:小朋友们都从组长那里得到了奖品。现在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吧!
(出示第6题挂图,挂图中增加第7题中的三角板图片一套。)
师:商店里有什么?它们的价格是多少?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两种物品,并算出需要多少钱.
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1)我最喜欢彩笔和小狗,需要36元。算式是25+11=36。
(2)我最喜欢文具盒和蛋糕,需要22元。算式是14+8=22。
(3)我需要25元。
(此时可以让其他学生猜这位同学最喜欢的物品)
2、师(事先把自主练习第7题做成学具,装入信封,每个学生面前放一个):小朋友都选中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的好朋友园园选了两套彩色三角板。她还要用它们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你想不想和她比一比,看谁拼出的图案漂亮?
师:那就赶快从你桌上的信封里拿出图片来摆一摆吧!
[此环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问题。拼一拼、摆一摆,是对前面所学方位与图形知识的回顾。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拼摆,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对称美。]
四、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学会了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了讲故事,知道了要认真听别人说话。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不少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道理。老师为你们取得进步感到高兴!
《进位加》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P15——16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 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课主要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口算:9+6= 5+5= 6+8= 8+6+1= 8+2+1= 6+5+1
2.求34与22的和。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
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不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
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三、巩固练习
1、一做第1题: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第2题: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1题:连一连
4、练习四第2题: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大家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五、布置作业:练习四第3题
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告诉学生进位的小1必须要写出来,能列竖式的就要列出竖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学生练习中的应用题,强调写出完整的答句。
《进位加》教案7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教材仍然以“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通过求学生人数引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同时对照小棒图有序地安排竖式计算过程。计算时让学生先口算直接得出算式的和,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是谁和谁相加的,以此突出相同数位相加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笔算做好准备,然后再对照小棒图写出算式,引导学生计算。再列竖式计算时重点强调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全面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还处在起步阶段,他们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事物较易接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的方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已有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新的知识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棒,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由浅入深,逐步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问题,列竖式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进行观察的机会,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32+6= 8+41=
二、口算训练,做好铺垫
30+40=50+30=70+20=
47+2=83+5=33+6=
20+30=34+3=
1、独立口算
2、指名说出个别题的算法
三、情景导入
1、(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大家看看,这是我们昨天看的情景图,大家还记得当时所提的问题吗?谁再来回忆一下?(学生回答)
2、继续追问,同学们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大家的问题很多,其中挑选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书本上的例二,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要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怎么列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32=)
四.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35+32”,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摆小棒的方法或是用竖式计算或是口算。
2、交流算法(提问)
(1)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从个位加起,注意:相同数位要对其齐。)
(2)如果摆小棒应该怎么摆?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它表示5个一和2个二,合起来是7个一。)为什么把三捆和三捆合起来?(它表示3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6个十。)结果是多少?(把6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就是67。)
(3)竖式计算
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算过程。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笔算过程。
教师追问: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两个3都在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5和2在个位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引导: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叫学生交流,叫学生尝试归纳。
教师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五、巩固练习
(1)书本第13页做一做1、2两题以及找错误
(2)有趣习题填数字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什么?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叫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列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5页第1题、第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32=67(人)
十个
3 5
+3 2
十个
3 5
+3 2
7
十个
3 5
+3 2
6 7
列竖式计算应注意: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的零碎知识,从而使学生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列竖式的方法类比来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本节课重点是列竖式计算,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通过有趣的习题使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识点。本节课的不足是复习的内容太多,有点啰嗦,老是重复一句话而且语调比较*缓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还是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进位加》教案8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不进位)。
2、能运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笔算的对位方法,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对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百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我们之前就学过的一个知识,就是十以内的加法。
教师随机说出十以内的加法,同学快速说出答案。这样经过大约五分钟的反复练习,使同学对之前学的十以内的加法进行很好的复习和巩固,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师: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1页,看这幅图。
通过观察图画,组织学生讨论从图画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师:大家再翻到课本的第12页,看例题1。
在学生看题的同时,板书:“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分析题意,找出有用的数据。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这个题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35+2=。
师:很好,现在我们已经列出了算式,怎么计算呢,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 同学们积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不同的算法。
师:很好,大家都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的方法,那就是列竖式计算,大家看黑板。
师:我们首先用数小棒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书上的图,大家讨论一下怎么用数小棒的方法来算。
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重点突出在数小棒的方法中,将整十的和不足十的零散小棒分开计算。
师:现在我们学习怎样写竖式,其实就是把数小棒的方法用数字表示出来。大家看黑板。
教师板书竖式:
35+ 2
师:大家看黑板,看看这个竖式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归纳出加法竖式的几个特点:一是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二是加号和横线缺一不可,加号表示加法,而横线是把加数与和分隔开来。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竖式的写法,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怎样计算。
边板书边讲解:从个位开始加,将上下两个数的个位加起来,写在横线下,然后再加十位,和写在横线下。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数小棒的计算过程理解加法竖式的运算方法。注意强调竖式的计算应从个位加起,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得出的和也应该与加数各位对齐。
在讲解例题结束后,再次强调和总结不进位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书写规范。
2、巩固练习。
师:现在大家都应该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了,我现在就请几个同学上来完成做一做的练习来检验一下大家都有没有学会,看一看我们能不能把新学的知识运用起来。
请五位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32+6=24+3=5+43=21+3=4+33=
强调:列竖式、注意书写规范、计算正确。
对五位同学做的进行点评,好的予以表扬,不好的指出错在了哪里,进行更正,并强调正确的书写规范。
3、教学例2。
师:请大家看课本13页的例题2。
板书:“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教师引导同学分析题意,找出有用数据,并列式。 板书算式:35+32=。
师: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加法,只是我们之前算的都是一个两位数加一个一位数,现在两个加数都是两位数,该怎么用竖式计算呢?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试着列竖式计算一下。
教师根据学生列竖式计算的情况,总结计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
35+ 3267
4、小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着重强调几点:各位对齐、加号与横线、从个位加起。
师:相信同学们现在也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了,我们就来练习一下。 请四位同学上讲台算做一做的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33+43=24+61=53+22=37+40=
根据同学做的情况进行讲评。再次强调不进位加法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
三、总结。
《进位加》教案9
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课本第15—17页例1、练习四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育学生要保护野生动物。
三、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课本15页的情景图,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3+5811+57+35+2815+45
23+7517+4027+6838+15
(二)探究新知
1、新授: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
师出示15页的动物图片。
2、学习例1
(1)师出示*特有动物的种数统计表。
(2)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3)师投影出示问题,*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4)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98+25)
(5)学生尝试进行计算
(6)找学生说说在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并解决的方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
98从个位加起:8+5=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
+25十位9+1=11再加上进位1是12,满十向百位进1。
123十位写2,百位写1,98+25=123。
课堂小结:我们学会了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计算认真,不算错数,不抄错数。
3、做一做(课本16页)
找学生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停止。
(三)课堂作业
课本第16页做一做2,17页练习四第2题。
《进位加》教案10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例2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础。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的方法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1、教学情境图
(1)导入。
教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看,他们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情地欢迎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
(2)引导学生看懂情景图。
(3)学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每班人数、每班有2名带队教师。)
2、教学例1
(1)导入。
(2)引导学生列式,并揭示课题。
教师:要求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5+2=
教师板书课题:加法。
(3)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4)探究加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笔算的方法和算理。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明确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例2
(1)导入。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37人,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边说边出示例2)?
(2)指名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35+32=
(3)组织学生尝试计算。
(4)巩固两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四、课堂作业
第12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第13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进位加》教案 (菁选20篇)(扩展2)
——《进位加》教案10篇
《进位加》教案1
一、教学内容书P11例3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算。34+53
2.口算。
(1)7+68+49+56+8
7+55+86+6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
得到6捆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追问:个位满十,十是10个什么?(10个一)
向十位进1,1是1个什么?(1个十)
(2)根据上面用小棒摆的过程,写竖式算一算。
提问:怎样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
36
+35
提问: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好算,还是从十位加起好算?说说你的想法?
请看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从个位加起。)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提问:个位6加5等于几?(11)
个位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写几?为什么写1?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写1,这就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向十位进1的1,写在哪儿?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写在横线下面?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个小1,这个小1,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
36
+315
1
提问:十位上怎么算呢?互相说说看。
你能说说十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教师说明;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算到这里还没算完,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也就是7个十,所以十位应该写7,然后再在横式等号后面写71。
36
+315
71
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通过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2.请同学用刚学到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做复习中老师改过的题37+53边做边说计算过程。
提示:个位7加3得10,个位满10,怎么办?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个位7加3得10,满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
3.学生独立做教科书P11做一做中的两题。
注意下边的提示,边做边说过程。
4.小结。
提问: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提问:与复习板演题比较,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复习:个位相加不满十。
新课:个位相加满十。
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
板书:进位加法。
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
三、小结:
笔算加法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
四、练习。
1.小红和爸爸去海洋馆参观,*票36元,儿童票18元,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列式:
写竖式:()
()
()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2.做教科书P13练习二的第3题.在书上做,请同学边摆边算边说过程.
3.笔算下面各题.独立在本上做,教师边巡视边检查.
25+63=76+5=32+28=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6+35=
3636
+315+315
《进位加》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的两辆车)今天我们就和全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好吗?
2.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四个班的小朋友)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呢?
3.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30=6635+34=6930+35=6536+34=70)
4.师: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
二、新授
1.教学“不进位加”中的例1、例2。
(1)学生独立尝试。
①师: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
②请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③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6+34这题先不讲)
(2)小组讨论。
①师: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汇报: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式要注意什么?
2.教学“进位加”中的例3。
(1)36+34=70。
①师:这里还有一题,你是怎么算的?(请刚才板演的学生说一说)
②师:哦,先算个位上的6+4=10,怎么写呢?在个位写几?十位呢?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1,表示1个十。再算十位上的3+3=6,6+1=7,合起来就是70。
(2)教学例3:36+35。
①师:大家能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了乘车的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
②师:请你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③学生尝试。
④师:你是怎么算的?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算法?为什么这道题你们都从个位算起,不从十位开始算了呢?
(3)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的,还要注意什么?
3.出示课题。
(1)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2)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3)师:你认为什么时候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比较好呢?
4.全课: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三、练习
1.买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皮卡丘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两件小家电,我们陪它到家电城看看好吗?(电脑演示商品)
(2)师:谁来为皮卡丘介绍一下商品?
(3)师:皮卡丘只有90元钱,请你帮它选两件小商品,用竖式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
(4)学生计算。
(5)汇报:你为皮卡丘选了什么?一共用了多少钱?
2.比一比谁最棒。
师:皮卡丘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忙。它请我们四人小组每个小朋友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其他三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的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还请你们一下你们组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的话,你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的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进位加》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笔算的计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
教材第14页的情景图,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生、请自己写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指名学生板演:36+32=
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2、20+30= 50+26= 92+4=
61+25= 5+23= 34+3=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第14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三)、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
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共有学生人数。
师:35+37=
2、新课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3、 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
(四)、方法应用
师: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谁能说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式题?
学生出题,师板书。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做完这些题目。
(五)、课堂检测
1、做一做(教材14页)
56 46 29 25
+ 37 +24 + 5 +36
—— —— ——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材15页的第3题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设计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服务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创新训练:
谁先正确算出红花表示的数,就把这朵红花奖给谁。
2()4 7()2 3 6
+ 6 9 +()9 + 2 8 +()9
———— ———— ———— ————
9 4 8 6 6 0 5()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学会思考。
(六)小节谈收获
小朋友,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本设计的目的是提炼加深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认识,同时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进位加》教案4
【教材依据】
《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设计思想】
教材从回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开始,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等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学目标】
情感:利用原有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知识,通过观察情境图,适时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结合进位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小养成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国家。
价值观: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意义。
2、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法选择】
以活动为主,适当伴有讲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对比、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比较、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师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时可以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也就是先算个位上的数。】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竖式计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出示第11页情景图)
师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2、学习例3(出示第14页例3图)
35+37=
①、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a、指导学生分别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学生自主摆小棒。
c、同学交流摆放结果。
【方法一】:先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师总结一、二方法的相同点: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②、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a、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35
b、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 37
c、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72
d、我想从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以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4、通报学生总结结果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5、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个位是()+()=()
()再算()+()=()十位上是()+()=()
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书练习二第4~7题。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在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的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学习环节。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快学会新知识,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1、动手实践。学生通过摆小棒活动,诱导学生把单根相加,够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从而暗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在探究能否从十位加起时,我故意让学生试一试,不强调“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从十位加起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最后告诫学生这种方法很麻烦,不可取。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按合作学习的要求,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乐于交流。
总之,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进位加》教案5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问你们答。9的好朋友是几?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还记得春姑娘来了,万物都睁开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树发芽了,动物们乐了,这种景色美吗?
师:为了让天更蓝,水更绿,人们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很多的树绿化我们的环境,学校也为了保护环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学习氛围,淘气他们在校园里开展了植树活动,这是他们一年级两个班的植树情况:[出示课件]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数一数一班种了几棵树?
师:我们再来看看二班种了几棵树?
师: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三 、探索新知
1、师:我们来一起解决“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
生:8+6或6+8
2、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可以把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找来帮忙,用它来帮一帮。
师:把你认为好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听吧!
3、 全班交流8+6你是怎样算的?
谁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寻找最优计算方法。
4、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个计算更简便呢?
5、试一试8+8=7+8=8+4=5+8=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8+几的加法,在计算时,我们往往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在计算,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
四、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读图,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个圈在一起,再计算出结果。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1题:通过摆一摆,结合数学模型来巩固“凑十”法。
第2题: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体会“凑十”的过程,巩固“凑十”的计算方法。
第3题:结合图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
第5题:通过连一连来巩固进位加法。
第6题目的.: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运用进位加法来解决问题。
五、在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8加几)
8 + 6 = 14 8 + 6 = 14
作业设计 练一练 P82 第4题。
课后反思
《进位加》教案6
【教材依据】
《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设计思想】
教材从回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开始,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等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学目标】
情感:利用原有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知识,通过观察情境图,适时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结合进位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小养成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国家。
价值观: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意义。
2、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法选择】
以活动为主,适当伴有讲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对比、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比较、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师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时可以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也就是先算个位上的数。】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竖式计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出示第11页情景图)
师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2、学习例3(出示第14页例3图)
35+37=
①、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a、指导学生分别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学生自主摆小棒。
c、同学交流摆放结果。
【方法一】:先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师总结一、二方法的相同点: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②、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a、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35
b、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 37
c、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72
d、我想从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以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4、通报学生总结结果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5、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个位是()+()=()
()再算()+()=()十位上是()+()=()
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书练习二第4~7题。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在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的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学习环节。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快学会新知识,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1、动手实践。学生通过摆小棒活动,诱导学生把单根相加,够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从而暗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在探究能否从十位加起时,我故意让学生试一试,不强调“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从十位加起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最后告诫学生这种方法很麻烦,不可取。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按合作学习的要求,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乐于交流。
总之,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进位加》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做一做”,第15页练习二的3~7题。
【教学目标】
1、利用情景图和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重点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以及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准备】
教材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开火车口答。
2、指名学生回答,在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新授
1、学习第14页例3
(1)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2)指导学生活动:用小棒竖着摆出35+37。
(3)组织讨论:可以怎样把小棒加起来。
方法一:先把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12根捆成1捆多2根;再把3捆加3捆是6捆,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方法二:先把3捆加3捆是6捆,再把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1捆还多2根,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4)小结: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个同学使用小棒相加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5)组织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应该怎样算?
(6)交流汇报、小结
2、比一比
提问:比较35+32与35+37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讲解两式的竖式计算。
交流汇报。
小结:相同点是相同数位都要对齐,不同点是35+32的个位相加不满十,而35+37的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35+32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而35+37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如果从十位加起,则比较麻烦。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经过计算35+37=72(人),所以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72名学生。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本课时学习了100以内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练习时,抽取几名较差的学生上台演示,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总结
用竖式计算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一定记住进的1要加上去,也就是进位后,十位上是3个数相加。
《进位加》教案8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不进位)。
2、能运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笔算的对位方法,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对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百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我们之前就学过的一个知识,就是十以内的加法。
教师随机说出十以内的加法,同学快速说出答案。这样经过大约五分钟的反复练习,使同学对之前学的十以内的加法进行很好的复习和巩固,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师: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1页,看这幅图。
通过观察图画,组织学生讨论从图画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师:大家再翻到课本的第12页,看例题1。
在学生看题的同时,板书:“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分析题意,找出有用的数据。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这个题怎么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35+2=。
师:很好,现在我们已经列出了算式,怎么计算呢,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同学们积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不同的算法。
师:很好,大家都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的方法,那就是列竖式计算,大家看黑板。
师:我们首先用数小棒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书上的图,大家讨论一下怎么用数小棒的方法来算。
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重点突出在数小棒的方法中,将整十的和不足十的零散小棒分开计算。
师:现在我们学习怎样写竖式,其实就是把数小棒的方法用数字表示出来。大家看黑板。
教师板书竖式:
35+2
师:大家看黑板,看看这个竖式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归纳出加法竖式的几个特点:一是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二是加号和横线缺一不可,加号表示加法,而横线是把加数与和分隔开来。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竖式的写法,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怎样计算。
边板书边讲解:从个位开始加,将上下两个数的个位加起来,写在横线下,然后再加十位,和写在横线下。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数小棒的计算过程理解加法竖式的运算方法。注意强调竖式的计算应从个位加起,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得出的和也应该与加数各位对齐。
在讲解例题结束后,再次强调和总结不进位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书写规范。
2、巩固练习。
师:现在大家都应该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了,我现在就请几个同学上来完成做一做的练习来检验一下大家都有没有学会,看一看我们能不能把新学的知识运用起来。
请五位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32+6=24+3=5+43=21+3=4+33=
强调:列竖式、注意书写规范、计算正确。
对五位同学做的进行点评,好的予以表扬,不好的指出错在了哪里,进行更正,并强调正确的书写规范。
3、教学例2。
师:请大家看课本13页的例题2。
板书:“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教师引导同学分析题意,找出有用数据,并列式。板书算式:35+32=。
师: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加法,只是我们之前算的都是一个两位数加一个一位数,现在两个加数都是两位数,该怎么用竖式计算呢?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试着列竖式计算一下。
教师根据学生列竖式计算的情况,总结计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
35+3267
4、小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着重强调几点:各位对齐、加号与横线、从个位加起。
师:相信同学们现在也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了,我们就来练习一下。请四位同学上讲台算做一做的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33+43=24+61=53+22=37+40=
根据同学做的情况进行讲评。再次强调不进位加法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
三、总结。
《进位加》教案9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进行正确算。
(二)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
(三)培养学生计算完要主动进行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学连续进位的方法。
难点:连续几次在同一题中运用进位法则,学生感到不习惯,容易出错,教学时应避免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笔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2.同时口算
(1)8+6+1= 6+4+1= 7+5+1= 9+3+1=
(2)9+4= 9+8= 4+7= 7+6=
6+8= 7+6= 2+8= 5+5=8+8=
3.订正板演并小结
师说:做计算题的时候,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就要用原来的竖式验算,这样,就可以保证做一题对一题。
(二)学习新课
1.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说:通过刚才的复习,老师知道大家前面学的进位加法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看谁学得快,看谁学得好。(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2.出示例5
求385与765的和。
(1)找好、中、差6名同学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上独立做。
(2)集体订正,找一名好同学说计算过程,教师同时板演:
385+765=1150
(3)教师总结
师说: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同学们第一次做这种题,在老师没讲的前提下,完成得很好,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很容易忘记加进位1,有时不该进位的又多加进位1,这都是不对的,所以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每做一道题都要进行验算。
(三)巩固反馈
1.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画钩,错的画叉,并改过来
2.做一做
(1)笔算下面各题
(2)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①275+769=
②847+1368=
③638+793=
④6875+125=
⑤8697+935=
⑥986+1104=
3.文字题
(1)8607与999的和是多少?
(2)比431多569的数是多少?
4.思考题: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是在学生掌握了不连续进位的加法基础上学习连续进位的加法。
在复习准备过程中,先复习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然后进行口算练习。口算练习分两个层次,一是8+6+1,7+5+1之类的口算,当学生能熟练无误地完成这类口算时,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连续进位的过程。二是20以内进位加的口算。
在学习新课时,由于学生已掌握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只是学生初次做这种连续进位的加法,感到不习惯,常常不该进位的也进位,该进位的却没有进上去,所以,教师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但在这一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及时纠正,要进行正式的小结,总结这些易错的地方,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安排了一道判断题,把容易错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判断出来,并改正过来,然后完成“做一做”、文字题等。
板书设计(略)
《进位加》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36-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办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
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576334
+243+646+569
208712893
2)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
3)独立计算。
4)汇报。
4.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
2)你是怎样验算的?
四.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三位数加法笔算要怎样算?
板书设计:
进位加
85+143=85+126=
8585
+143+126
208211
教学反思:
《进位加》教案 (菁选20篇)(扩展3)
——《进位加》教案10篇
《进位加》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分组练习)
156+162
204+825
271+297
525+721
2.集体反馈: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这几道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
【设计意图】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1)仔细阅读,你获取了那些信息?
(2)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板书:445+298=)
【设计意图】结合书中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获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1)这道题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2)全班交流方法。
预设1:列竖式计算
带领学生回顾过程,并重点提问:
问题1 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
问题2 十位上4+9=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
问题3 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
预设2 简便运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连续进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追问及学生介绍计算的过程突破难点。借助298是这一数据的特殊性,让学生了解简便运算的方法,渗透简算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简算的能力。
3.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师:你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
预设1 用原来的竖式再计算一遍。
预设2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预设3 利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2)归纳验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检验笔算的结果是否准确,让学生感知加法检验的意义,让学生选择一种验算方法,通过验算,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高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P38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P39第5题的啄木鸟治病。
(3)完成教材P39第6题的找朋友。
2.提高练习。
(1)完成教材P40的第8题的解决问题。
(2)下面7个△都代表同一个数,想一想,△代表的是哪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啄木鸟治病找朋友等多形式的基本练习,巩固算法,形成技能;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做到算用结合,体现计算的价值,通过填数的练习,在巩固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回顾梳理,促进内化
1.回顾本节课收获。
2.回顾学习例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如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几种。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一下该怎样解决,下节课继续研究。
《进位加》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3、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进位加》教案3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问你们答。9的好朋友是几?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还记得春姑娘来了,万物都睁开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树发芽了,动物们乐了,这种景色美吗?
师:为了让天更蓝,水更绿,人们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很多的树绿化我们的环境,学校也为了保护环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学习氛围,淘气他们在校园里开展了植树活动,这是他们一年级两个班的植树情况:[出示课件]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数一数一班种了几棵树?
师:我们再来看看二班种了几棵树?
师: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三 、探索新知
1、师:我们来一起解决“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
生:8+6或6+8
2、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可以把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找来帮忙,用它来帮一帮。
师:把你认为好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听吧!
3、 全班交流8+6你是怎样算的?
谁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寻找最优计算方法。
4、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个计算更简便呢?
5、试一试8+8=7+8=8+4=5+8=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8+几的加法,在计算时,我们往往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在计算,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
四、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读图,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个圈在一起,再计算出结果。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1题:通过摆一摆,结合数学模型来巩固“凑十”法。
第2题: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体会“凑十”的过程,巩固“凑十”的计算方法。
第3题:结合图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
第5题:通过连一连来巩固进位加法。
第6题目的.: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运用进位加法来解决问题。
五、在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8加几)
8 + 6 = 14 8 + 6 = 14
作业设计 练一练 P82 第4题。
课后反思
《进位加》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9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作为基础,数位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方法经验。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对竖式已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问题,前面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挂图、气球图片、三角形学具图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前安排学生唱《赶海的小姑娘)
刚才,小朋友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谁给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曲讲的是谁,在哪里,做什么?伴随海浪的声音,出示情景图,同时揭示课题:赶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2)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沙滩上有多少只螃蟹?
(5)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对于学生提出的可以直接数出来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数一数,立即解决,如3、4、5题。教师板书1、2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1、探究: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现在你能想办法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大虾?”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猜想一下得数是多少?
引导引导列出算式“26+12”,并说出得数。
师:请小朋友用小棒或计算器来帮忙,验证一下得数是不是38,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引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先把两个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一位数相加。)
(2)先算26+10=36,再算36+2=38。
(3)先算26+2=28,再算28+10=38(:先把12分成10和2,再计算。)
(4)摆小棒:左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右边摆1捆零2就是12,然后一数,一共3捆零8根,就是38。所以知道26+12=38。
(5)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一看就是38。(先让学生边说边拨,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拨珠并解释结果。)
(6)列竖式计算:先写一个加数26,在下面写第二个加数12,把加号写在12的左边,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最后计算6+2=8,20+10=30。答案
是38(让学生边说教师边写,要强调列竖式时的注意事项)
3、:
师:以上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给与适当与鼓励。
(二)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1、探究: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非常好。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2、汇报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已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算法:
(1)先算20+10=30,3+1=4,再算30+4=34。
(2)拨计数器(边拨边说):先拨2个十,3个一,表示23,再拨1个十,1个一,表示加11,一看就是34。
(3)摆小棒计算(边摆边说)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来解决我们提车的问题,真了不起。如果用竖式来计算,你会不会写呢?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竖式计算方法。对竖式稍作后)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道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34+13?52+27=?)
师:(指黑板上的四学生说出得数后,让学生列竖式,并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
3、:
请小朋友们观察这四个竖式,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为什么26+12中的2和1对齐?引导学生得出:因为计算时要把两个整十数加起来,两个一位数加起来,所以十位对齐,个位对齐。
师:说的真好。概括起来就是“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在这一环节中,教材只通过一个例子就作了,不符合学生学生认知规律,而要通过多个例子才能作出,因而以上教学对此作了改变,利用四个竖式作概括]。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小壁虎找尾巴。
师:赶海的小朋友在海边玩够了,就提着小桶回家了。在回家路上他们遇见了几只断尾巴的小壁虎.看,多可爱的小壁虎,它们的尾巴哪里去了呢?你能帮他们找回自己的尾巴吗?(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师:谁愿意把你找的结果展示看看?(让学生到实物投影前展示,并有选择的让学生表达计算过程。)
师:在找尾巴时,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这条尾巴找到它的身子吗?(引导学生找出得数是43的一些加法算式,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练习量,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四、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第二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
1、收集信息。
上一节课我们随着赶海的小姑娘到了海边,见到了许多可爱的小虾小螃蟹,还帮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小朋友们都表现得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两幅画,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挂图,让学生观察,对整幅图有一定的感受)
师:谁能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听听?
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梳理故事:森林里住着小刺猾一家人,有一天,剌猾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见一堆又大又红的草莓,剌猾哥哥高兴极了,它赶紧跑回家叫来妹妹,哥哥一下运回了32个草莓,妹妹运回了24个草莓.......
(在这个环节中,力图使数学与语文学科相互融合,创设一种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编故事时,可由大家互相补充一个人哪怕只说一句话也应予以肯定,尽可能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2、提出问题。
师:听了小朋友讲的故事,老师觉得你们已经长出了一双数学的眼睛,你能根据这个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哥哥和妹妹一共运回了多少个草莓?
(2)哥哥比妹妹多运回了几个草莓?
(3)妹妹比哥哥少运回了多少个草莓?
(4)为什么哥哥运的多,妹妹运的少?
(老师板书问题1,对于问题2、3可允许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放进47页的“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对于问题4可立即解决。)
3、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有的放进了“问题口袋”里,现在咱们来解决“一共运了多少个草莓?”这个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二、摘气球
1、师:(把自主练习第2题、第4题做成气球图片,一边往黑板上贴一边说)刚才,小朋友把老师带来得两幅画编成了非常精彩的数学故事。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漂亮的气球,小朋友看多美啊!有红的、黄的、蓝的、还有绿的,你想得到吗?要得到它们可不容易,得付出你的劳动才行。下面请组长摘气球,只要你能算出后面的题,这气球就是你们组的了。
(小组长摘气球:算出后面的题并说出算法。其余学生。)
师:大家都想得到气球吧?不要急,人人都会有的。下面请小组长揭开小气球,让组里的小朋友算后面的题,谁算对了就把小气球奖给谁。(小组活动,老师巡视,注意算法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遵循教材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足用活了教材,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练习,得到了提高。]
三、商店购物
师:小朋友们都从组长那里得到了奖品。现在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吧!
(出示第6题挂图,挂图中增加第7题中的三角板图片一套。)
师:商店里有什么?它们的价格是多少?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两种物品,并算出需要多少钱.
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1)我最喜欢彩笔和小狗,需要36元。算式是25+11=36。
(2)我最喜欢文具盒和蛋糕,需要22元。算式是14+8=22。
(3)我需要25元。
(此时可以让其他学生猜这位同学最喜欢的物品)
2、师(事先把自主练习第7题做成学具,装入信封,每个学生面前放一个):小朋友都选中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的好朋友园园选了两套彩色三角板。她还要用它们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你想不想和她比一比,看谁拼出的图案漂亮?
师:那就赶快从你桌上的信封里拿出图片来摆一摆吧!
[此环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问题。拼一拼、摆一摆,是对前面所学方位与图形知识的回顾。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拼摆,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对称美。]
四、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学会了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了讲故事,知道了要认真听别人说话。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不少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道理。老师为你们取得进步感到高兴!
《进位加》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件、小棒、课本11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第11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怎么算?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师:在35根小棒下面放35根小棒怎么放?
生: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
师: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
生: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师: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生:把12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来(边说边放),把这1捆放在整捆处。
师:结果怎样?
生: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2根小棒。(多找几名同学边说边摆,说过程)
2.用竖式算一算。
师:把刚才的动作(放在整捆处的1捆)在竖式上该怎么写?
(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列出竖式。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个位上5加7得12,如何向十位进“1”?个位上怎样写?(演示从“小棒图”过渡到下面的竖式图。)
3.讨论算法。
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计算与上节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巩固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两位数加法要注意哪三条。(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师:请大家翻到课本14页,看看你总结的和课本上的是否一样。(指导学生看课本)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小棒,形象地在脑中建构竖式的形成过程,以“动作”为出发点把小棒十根一捆放在整捆处内化到竖式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更形象,便于理解掌握。)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14页下面的“做一做”。两名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时,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完成练习二中的3~6题。
3、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下面的思考题。
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关键是先找到一个两位数,使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得9。然后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交换位置就得到另一个符合条件的两位数。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所学,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同时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后反思:
这节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小棒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特别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处,进位1的处理,为了让学生不遗漏,在加十位时先用进过来的小1加,上课时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说计算方法时也很熟练。但写课堂作业时,却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进位加》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学会减法的验算。
教学重点:
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1)500-40-309-6
口算时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说明: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2)13-572-5048-48+522+5044+4
问:每组题中的两道算式,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名说,认识:差+减数=被减数。)
2.笔算
43-2168-7
指名板演,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怎样算?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千以内的笔算减法。
(板书课题:不退位减法)
二.新授
1.教学例题:出示书架图。
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说:3个书架分别有民间故事书185本;童话书210本;儿童小说335本。)
1)问:儿童小说比童话多多少本?怎么列式?
指名说,师板书:335-210=(本)
你能什么办法得到结果?你会计算吗?
(生写在草稿本上。自己写一写,再同桌互查。)
指名上黑板写,全班核对。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数位对读齐,从个位算起。)
2)你会验算吗?
讨论,再算一遍或用加法验算
(生试算,再指名上黑板写)
3)图上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同桌互说后汇报。
4)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独立思考,四人小组互说
指名提问,再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生自己完成这些题目并认真验算。
2)请4位小朋友上来完成这些题目。
3)核对答案。
4)师:他验算的对吗?你是怎样验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1)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进位加》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能力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写竖式笔算是刚接触,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础。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的方式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切记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自由回答。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关于二一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如何解答呢?
学生独立解决。
三、展示交流结果,点拨归纳
1、解决第一个问题(例1)。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35+2=37。
(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
(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3+0=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师小结: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又快又准确。但是要注意个位上的5要和个位的2对齐。
3、练习:第12页做一做,看看那些同学算的又对又快。
快的同学板演,并说说怎样对位?
4、用笔算解决第二个问题(例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并说算理。
5、全班谈论交流: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
1、第13页做一做
2、练习二第1题。
五、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练习二第2题。
《进位加》教案8
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着重解决的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问题,结合这一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算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用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交流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加深认识,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对算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回顾计算过程,明确算法。
在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出计算结果后,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计算过程,并对比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确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然后总结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复习旧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做游戏,于是就想在课前和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看一看咱们班谁的反应快,谁又能说得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幻灯片出示口算题:
20+20= 20+7=
60+30= 40+5=
30+50= 30+8=
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生2: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入手,复习学过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64页例1情境图。仔细观察,和同桌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预设
生:小林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3.你能根据所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师:怎样列式?
生:求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就是把小林写完的和要写的字的个数合起来,列式是25+2。
(生回答,师板书列式:25+2=)
4.出示另一条数学信息:“我才写了20个字”,你们能根据这条数学信息,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给学生时间考虑)
预设
生: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生回答,师板书列式:25+20=)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问题意识。
《进位加》教案9
教学内容:
课本第36-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办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
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576334
+243+646+569
208712893
2)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
3)独立计算。
4)汇报。
4.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
2)你是怎样验算的?
四.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三位数加法笔算要怎样算?
板书设计:
进位加
85+143=85+126=
8585
+143+126
208211
教学反思:
《进位加》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理,能正确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经历比较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的异同的过程,加深对笔算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笔算。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层次练习
(课件出示) 口算:30+20 50+26 92+4 61+25
35+32 3+45 13+72 44+53
(二)第二层次练习
1.请每位小朋友写两道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2.写完后每位小朋友用竖式算一算。
3.把小组内同学的题分分类,有什么相同点或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加法、算理都一样。
不同点:有的需要进位,有的不需要进位。
小结:笔算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第三层次练习
闯关游戏
1.第一关:计算 (课件出示)
4 3 2 9 4 0 6 2
+ 3 4 +4 4 +3 8 +2 9
(先各自练,再指名板演,然后校对)
2.第二关:分蘑菇
课件出示第8题: 兔妈妈采了很多蘑菇,准备分给兔宝宝们。于是兔妈妈先分给每个兔宝宝一只篮子,咦?蘑菇上怎么有道数学题呀?原来兔宝宝们要找到蘑菇上算式的结果与篮子里的数相同才能吃到它。这下兔宝宝们可着急了,你们能帮帮小兔吗?
3.第三关: 在○里填上“>”、“<”、或“=”
4+38○40+38 76+21○99-5 67+9○69+7
83-3○83-8 57-5○38+17 25+47○35+35
提示: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有的题可以依据算理不计算直接比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
4.第四关:实际应用
书柜里上层有38本书,中层有26本书,下层有34本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提示:学生能够选择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行正确计算。
(四)小结并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行了练习,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其实用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帮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呢。(板书课题)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进位加》教案 (菁选20篇)(扩展4)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3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
在上周上完这节《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课之后,数学组进行了教研活动,让我也有机会听到各位老师对我这节课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结合老师们的评价,我又一次对这节课在设计上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思考,针对学生在学习进位加法上存在的困难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点收获:
一、完整讲解算法。
本节课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释算理上,解释“个位满十要怎么办?”怎么出现进位的‘1’的?”对于这些问题,我通过摆小棒来解决突破。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班级里的部分学困生,搞明白了个位上怎么算,但是进了位之后,怎么算就很模糊了。于是就有学生在作业里反应出一个现象,个位满十只管进位,小“1”也大大方方地写在横线上,但进位之后的十位加法,依旧如不进位加法一样算。并不把这个“1”当一回事儿。再问她,这个“1”怎么不算啊?他(她)也是一脸的茫然。
分析原因:学生明白了个位满十要进位,但怎么进位并没有很好的掌握,主要因为我在教学中也是一句话带过。没有在新授的最后,概括地、完整地讲述计算的过程,也没有引导学生来说一说。可能对算理讲得比较多而忽视了算法。张老师提到的建议颇有几分道理。算理固然要讲,但讲了也不一定学生们都懂,因为学生之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算法一定要讲透,先学会怎么算,等学生的知识水*成长到一定程度,他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算理。注重算理的同时,不能忽视了算法的重要性。
二、练习中的连续进位的问题设置合适吗?
在专项练习中,有一道4555的连续进位题,当初在备课时,也考虑了一番,是否将此题列入本节课的练习中。因为连续进位超出了本节课的知识范围,但在书本的课后练习里又有涉及。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在教研活动之后,我认真回想了当初课堂上的情况,学生在连续进位的时候,不知道十位和百位上的数要怎么填,甚至出现了550或10100等情况。而我给出的只有口头上的解释,学生似懂非懂的情况下,我开始讲解下一题。显然,这道题对学生而言是有困难的。学生掌握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但是学生在遇到十位也满十的时候,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事后我考虑再三,认为这题不放在练习里,放在第二节课上,而且可以借助小棒、正方体或是计数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连续进位。这样,学生的理解可以更透彻,掌握可以更扎实。
三、比较的方法不仅仅在利用“<”和“>”
在解决“带50元钱够吗?”的问题时,我直接想到的是拿算出来的56与50比较,因为56>50,所以不够。老师评课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比较两数的大小,不仅仅只能用直接比较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减法,再比如以后学习分数的性质之后利用的除法等等。而我的教学就将我思维的局限性固着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知识的拓展和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进位加》教案 (菁选20篇)(扩展5)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3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4032+1040+4856+30
42+75+234+64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
(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面三刀位数加一位数时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练习:
1、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P11---P12例1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到相同数位相加。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
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捆扎好的练习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5+20=30+6=60+3=5+40=50+20=
30+60=60+30=50+40=3+50=40+10=
(二)、谈话导入
1、老师:假如我们班一起去参观博物馆。问:我们班学生多少人?答:67人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一共多少人?答:2人
合作探究:
2、根据这些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3、如果不会算,可以摆小棒,拨珠,想一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看谁的方法好。
(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2、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要加在十位上,先从个位算起!
(四)、练习,实践应用
1、堂上练习
2、黑板做题
3、评讲巩固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六)、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2、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的能力以及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用“倒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创新性的思维。本课着重安排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策略的运用。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周末,小明、小亮和小红到郊外游玩,休息时,他们打算互相欣赏各自所带的画片。你能找到三个小朋友所说的数学信息么?(出示课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试着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4、他们三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能试着写出算式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9+6,24+6,24+9,24+6+9
师:上面几道算式,哪一道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学生回答,教师擦去第一个问题和算式)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2和第3个问题。
2.教学24+6。
师:24+6=30,你是怎样算的?请四人小组拿出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方法:(投影)说说你们的方法。其他同学可以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有问题要问他们么?那我来问:你们先算的几加几?你们是怎么想到先算4+6的?让投影前的同学带领大家够10根捆起来。
让我们跟着课件再来回顾一下这个计算过程。(课件)够了10我们就捆起来,这又是1个十,2个十加1个十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教师板书:4+6=1020+10=30
教师提醒:这是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写完得数后别忘记写出单位名称。
师:这个方法你学会了么?请同桌俩快速的互相说说这个方法。
3.教学24+9。
师: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能赛选出有关的信息列出算式么?请试着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师一边用课件演示一边板书:24+6=3030+3=33请生再说说这个方法。
4+9=1320+13=33找另一生说说这个方法。
师: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尽管计算过程中拆分的加数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把一个数拆开后变成整十数再相加,这就把新的加法算式转化成了前面学过的加法算式。计算24+9的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算法优化)
教师小结:今天的加法题,我们可以用摆小棒的办法解决问题,将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分开摆,并将单根的小棒凑成10根捆成一捆,再计算。
4.对比总结。
师:观察比较24+6=30,24+9=33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我们都是先算什么?刚才这两道题都是先把哪两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呢?再怎么办?
学生:都是个位和个位相加,加得的得数再和整十数相加。
师:再来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也就是说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板书),前面我们学过的二十几加一位数都得到的是二十几,今天学习的二十几加一位数怎么变成了三十几呢?十位上多的这1个十是哪里来的?生回答后教师规范语言“个位满10向十位进1”板书(进位)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了1个十。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师:今天学习的口算方法同学们掌握了么?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来检验一下你的
1.想想做做2
师:先口算第一组题中的三题。
从这组相似的题目中,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先算3+7=10。也就是说这三道题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加得的得数与整十数相加。用这种方法,快速算算第二组、第三组。(左边同学第2组,右边同学第3组比赛)
2、游戏:摘苹果。
师:的`确,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学习非常扎实。这节课,到底是男生学得好还是女生学得好,孙老师也分不清了,所以我想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来赛一赛你们的水*,敢于挑战么?我先来说一下游戏规则:课件上会出现6道算式,算式的得数就藏在黑板上的大苹果中,请同学们推选出男女同学代表各一名,到黑板前摘苹果,男生摘得多,就是男生获胜,相反则是女生获胜。其他的同学不准喊出答案,要在心里给自己的队伍加油。准备好了么?
四、畅谈收获
师公布结果,现在我作为我们学校的爱学习广播电台的小记者采访一下这位同学,请问你获胜的秘诀是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五、拓展延伸
1、有奖竞答。
为了奖励同学们这节课的优秀表现,孙老师特意邀请了小红和小明这两位特邀嘉宾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个大转盘的游戏,他们都转了两次,你能猜猜他们转中的各是什么玩具么?说说你有什么高招一下子就猜中了?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分享一下你的思路么?
2、智慧城堡。
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后,同学们就顺利地闯入智慧城堡。接下来,还有更难的问题要考验我们,有信心挑战么?
想一想:35+□=3□,□里都可能是哪些一位数?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35+□=4□,□里都可能是哪些一位数?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其实,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多动脑筋,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做学习的小主人,生活中的有心人!
《进位加》教案 (菁选20篇)(扩展6)
——不连续进位乘教案3篇
不连续进位乘教案1
教学要求: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135×3= 28×2=
2、口算
14×2= 32×4= 41×3=
14×20= 32×40= 28×10=
二、新授
1、 出示例题:
(1)看图
(2)你从图上了解到些什么?(单价、问题等)
(3)谁会来列式解决这个问题?(28×12=)
<新授28×12的笔算过程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研究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小组讨论: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一题中的乘数是两位数,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28×12的结果是多少吗?(小组讨论,研究,把讨论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组织汇报。(① 24+24+……+24=288(12个24相加)②12+12+……+12=288(24个12相加)③24×2×6=288 ④24×3×4=288 ⑤12×4×6=288 ⑥12×3×8=288 ⑦24×10+24×2=288 ⑧12×20+12×4=288⑨24×20-24×8=288 ⑩12×30-12×6=288 也有学生用竖式计算)
肯定期中的大部分方法,详细介绍课本上出现的`两种情况。最后研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师:我们再来看看2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的意义。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传统过程:(主要介绍课本上的28×10 28×2)
我们可以先计算定2个月牛奶需要多少钱,计算10个月需要多少钱,最后把他们合起来,你们会计算吗?
28×2=56(元) 28×10=280(元)
28 28
× 2 ×10
56 280
56+280=336(元)
280
+56
336
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呢?
28
× 2
56
28
336
你能说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3、巩固 12×28=
三、巩固训练
1、想想做做
24×23= 13×72= 62×41= 54×22=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3×21= 45×12= 13×52=
3、你能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吗?
53×60 40×22 68×40
27×30 92×20 70×29
4、改错:教科书第33页。
5、教科书第33页第5题。
教学后记:讲完例题,我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想想我们在计算时最容易做错什么?巫霈蓁说:“我把280写在了56的下面,而且是对齐的。”黎明瑶说:“算十位时有可能还是做成第一步。”
黎诗颖说:“我可能会个信和个位相乘,十位和十位相乘。”吴体均说:“加积时可能会算成减法。”罗润城说:“不知道十位乘的积对着哪一位写?”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很高兴,这些计算时常犯的错误都由学生自己找出来了,以后他们做题时也该小心吧?
不连续进位乘教案2
教学要求: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的熟练程度。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练习四第10题)
2、笔算(两人板演,全班齐算)
41×4=17×6=
217×5=241×4=
312×7=124×8=
练习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记时间训练,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第7题)集体订正。
二、练习
做练习四第5、、8、9、10、题和聪明屋
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作业,最后集体订正。
第5题:有趣的动物世界。对于这一题,不要只解决计算问题,更多的是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一些动物的常识。
第9题:是一道探索题,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可以估算得出正确答案。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如果要用铝合金B做窗子,需151×6=906(元),而计划用800元钱,钱不够,所以选择铝合金B是不合适的,而换铝合金A、塑钢(A)、塑钢(B),都是可以的。
聪明小屋:难度较大,不仅需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的方法,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对于中下游的学生不作要求。
作业:基训p15走进生活、补充练习
《进位加》教案 (菁选20篇)(扩展7)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数学教学反思3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数学教学反思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掌握,并且能时刻强调在口算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正是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迁移,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学习,进一步强化“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这一理论的运用。
1、本节课我首先运用了口算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行了相应的知识的回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初步意识。
2、本节课我给学生设置了疑问,让孩子自己思考,如果我们将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写在我们的本上,我们应该用什么计算,这是引出新的方法,列竖式计算。
3、让学生观察在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并且知道相同数位对齐,对齐的是什么?
4、通过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发现在竖式时,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的过程中,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较短,导致自己说的较多,学生参与的较少。
2、在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孩子们观察的比较全面,所以我认为学生会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不错,但是在孩子做题的过程中,有好多学生都将“+”忘记,或者是书写时数位没有对齐。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然要不断的反思自我,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加强自己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并且要多听优课多磨课,来提升自己的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