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自查报告> 正文

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自查报告(精选文档)

发表于:2022-09-01 15: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自查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自查报告(精选文档)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 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报送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自查报告的通知》(市政办电〔2015〕 37 号)

 文件要求, 度假区高度重视, 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自检自查, 现将自查报告如下:

 一、 度假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度假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区建设和打造最适宜人居环境战略为核心, 突出抓好污染减排、 生态农业、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 进一步加快城乡 生态化步伐,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蓝天碧水、 山清水秀、 人和景美。

 (一)

 实施污染控制工程, 确保完成减排指标。

 度假区按照“工程减排、 结构减排、 监管减排”的工作要求, 坚持突出重点, 全面落实各项污染减排工作措施。

 1. 提高准入门槛, 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

 对凡在度假区入驻, 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域开发、 土地利用、 行业发展、 旅游开发和工业集中区规划以及单个建设项目, 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国土、 规划建设、 林业、 水利、 农业、 畜牧等相关部门在进行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审批时, 必须先征求管委会经济发展局(环保分局)

 意见, 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 不符合有关规划、 不符合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求、 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 坚决不予批准建设; 对改扩建项目, 要求实行“增产不增污”。

 严格要求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过程要公开透明, 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建立健全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

 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即擅自开工建设、 擅自作出重大变更、 未经环境保护验收即擅自投产等违法行为, 要依法追究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和人员的责任。

 2.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升工程减排能力。

 全力推进自来水厂、 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前期工作, 在 2014 年垃圾处理厂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完成了土地预审、 水保、 矿压、 林评基础之上, 2015 年力争完成项目申报和开工建设, 同时积极开展自来水厂、 污水处理厂项目前期工作。

 此外, 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改变农村“脏、 乱、 差”现象, 使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安全有效处理, 在集镇、人口密集区、 风景区进行了垃圾焚烧炉建设, 进一步落实了工程减排工作。

 3. 严格执法监管, 大力削减污染物存量。

 建立健全《度假区环境管理和分级监管制度》,加强环境保护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

 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对污染较大的山(江)

 砂场、 畜禽养殖场、 农产品初加工企业依法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并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执行和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后督察, 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大了环境现场检查力度, 促使晶泰、 保升龙怒江分公司正常运行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

 使污染源自动检测数据传输有效率为 75%, 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为 80%, 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为 95%。

 4. 大力推动结构调整, 深入挖掘减排潜量。

 深入开展环境污染整治, 淘汰落后产能, 调

 整产业结构, 走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生态环境保护好的新型产业化路子, 加大结构减排力度, 大幅度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去年, 度假区对硅厂、有色金属冶炼等重金属排放污染严重的项目不予审批, 对度假区范围内的山(江)

 砂场、 无证无照的小作坊、 小企业进行了关停整治, 全力推进了度假区污染物减量减排工作。

 (二)

 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提升城乡 环境质量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 整治重点污染源, 加强对辖区内制糖、 有色金属冶炼、 咖啡初加工企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的监测、 监控工作,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

 2. 整治扬尘和噪声污染源, 控制城乡 扬尘和噪声污染。

 严格控制扬尘污染, 推行“绿色清洁施工”等控制扬尘的有效措施。

 砂石厂、 坟石加工厂、 露天堆场建设喷淋、 挡风抑尘设施;建筑工地采用“绿色围挡”隔离措施, 并辅之以喷水固尘; 集镇街道推行湿水作业; 严格控制交通运输扬尘污染, 垃圾清运全部密封运输。

 3 . 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开展饮用水质量月报工作, 定期公布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在水源保护区建立人工湿地, 栽种树木水草等植物涵养水源和净化提高水质。

 4. 不断完善集镇基础设施, 优化集镇环境。

 重点以“集镇亮化”和“集镇美化”工程为着力点, 全力打造整洁、 优美、 舒适的城乡 环境, 建设现代宜居城镇。

 5.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在重点村(社区)

 人口密集区、 风景区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工程, 初步建立农户收集、 组转运、 村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网络。

  6. 加强农村新能源建设,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降低污染物排放。

 依托度假区优良气候资源, 继续以沼气建设为重点, 引导农民改圈、 改厕、 改厨, 科学使用沼气, 大力推广“粮→沼→猪”、 “果→沼→猪”、 “菜→沼→猪”综合利用模式, 改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加快引进和推进秸秆成型燃料产业发展。

 (三)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改善环境现状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主要工程为:

 荒山绿化、 天然林资源保护、 水土流失治理、 河道保护等生态环境恢复工程。

 1. 造林绿化工程

  ①通道绿化工程。

 对度假区所有的乡 、 村、 组道路实施通道绿化, 建设高品位、 高质量绿化通道林带; 国、 省道在原有通道绿化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林带建设规模, 在“六曼”路、 度假区境内 320 国道周边实施绿化景观工程, 打造通道绿化精品。

 ②宜林荒山绿化工程。

 按照先近后远、 先易后难、 先通道两侧后边远面山的原则, 完成荒

 山绿化 1.4 万亩。

 ③集镇绿化、 亮化工程。

 规划沿集镇外围、 街道、 公路防护林带, 起到吸污、 降噪、 抵御大风扬沙的作用。

 集镇绿化工程。

 一是在集镇建设中留足绿化用地; 二是对原有绿化地进行科学改造, 多层次绿化; 三是大力实施见缝插绿, 扩地造绿, 立体挂绿; 四是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园林化”改造建设; 五是要对现在的行道树木、 花草加快管理和保护, 落实管护责任,杜绝随意砍伐; 六是进一步建设加强对活动广场建设,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

  ④水土保持和土地治理工程。

 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工程, 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地用地行为。

 争取实施低丘缓坡地改造、 水土保持以及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 加快申报土地整治项目。

 ⑤退耕还林工程。

 切实加强对己有成果的管护和巩固, 确保不反弹; 在布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区域, 力争使 25 度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全部还林。

 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严格落实“五禁”措施, 加快植被恢复工程建设, 完善森林防火体系、 科技支撑体系及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有效保护并科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3. 实施河道整治工程。

 完成滥澡河河道治理工程。

 (四)

 实施生态农业重点工程, 打造绿色环境和绿色生态产品

  1. 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按照高产、 优质、 高效、 生态、 安全的要求,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因势利导, 优化产业布局, 巩固调整粮油、 香料烟、甘蔗、 畜牧产业, 提升咖啡产业, 加快核桃、 坚果、 油茶、 蔬菜、 热带水果等优势产业发展,稳步发展辣木、 柠檬、 花卉、 特禽养殖等特色产业。

 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创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 “农业科技示范园”, 推进农业旅游化创新。

 建立完善产业发展工作机制,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 一个领导工作班子、 一套责任制和激励措施抓好落实。

 确保全年实现种植糯橄榄 1.4 万亩, 香料烟 3300 亩, 收购 1 万担, 稳定咖啡种植面积 12 万亩, 畜牧业产值 3 亿元,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7910 元。

 2.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按照构建集约化、 专业化、 组织化、 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求, 发展壮大家庭农场、 农业企业、 专业大户、 农业庄园、 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 种养大户参与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 标准化生产, 加强农业标准化认证, 支持企业完成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认证, 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 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营销, 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力争更多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加快筹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综合生产力。

 切实抓好农村公路、 农田水利、 能源、生态保护等为重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重点水源建设, 加快猪头山水库建设, 协调加快小地方水库项目前期工作, 规划建设一批小塘坝改扩建和提灌项目, 有效改善解决农业灌溉问题; 积极争取并实施好中低产田地改造、 农村人畜饮水、 烟水配套、 农业综合开发、 农村公路畅通工程, 中小河流治理、 高效节

 水灌溉、 爱心水窖等工程项目; 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 新机械,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 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五)

 实施生态工业工程,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1 . 鼓励企业改造升级传统生产工艺,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推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 狠抓结构调整, 以产业升级带动生态改善。

 围绕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为重点,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升级。

 3. 综合利用行业优势,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六)

 坚持以旅游开发为重点, 实施生态三产工程,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生态三产工程要积极发展环保型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以生态友好为核心的低碳旅游业,生态三产主要包括旅游开发与现代商贸服务业建设。

 1. 加速突破旅游开发。

 科学谋划片区及景点项目, 打造“温泉休闲养生、 自然生态休闲观光、 历史民族文化体验、 高原特色农业观光、 户外运动”等特色旅游产品。

 坚持一边推介招商, 一边适度开发, 以政府为主体着力推进重点景区景点基础建设, 打造初级旅游产品, 为招商引资进行深度开发奠定基础。

 提升民族民间节庆, 精心组织以“神秘高黎、 欢乐河谷”为主题的旅游文化节吸引 XX 及周边游客, 增强人气烘托旅游氛围。

 2. 大力发展乡 村旅游。

 充分挖掘地方自然、 历史、 民族民俗文化资源, 做好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整合项目建设特色村落, 发展一批有规模、 上档次的星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鼓励开发包装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推进民族建材、 民族服饰、 饮食文化、 民族工艺产品研发和规模化生产, 不断丰富旅游市场。

 鼓励支持农业观光园、 采摘园和农业庄园建设,种植特色花卉植物, 打造一片花田花海农业景观, 提升度假区美丽指数。

 3. 加大宣传和旅游促销力度。

 依托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的国际知名度, 牢牢抓住度假区内的生态、 气候及文化等资源特色优势, 提炼品质打造品牌, 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策划设计推出一日游、 二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加强与旅行社团合作共同开发客源市场。

 强化宣传营销, 依托省级及以上媒体进一步加大对度假区的宣传推介力度, 着力提高度假区的知名度; 加强文明教育倡导诚信社会风尚, 增强全民环保和旅游发展意识,形成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4. 做优、 做强商贸服务业。

 加快宾馆酒店以及超市卖场开发建设, 兴建核心商业区、 特色商业街、 步行街、 商贸中心等, 努力促进餐饮、 住宿、 购物、 文化娱乐、 体育健身等服务性消费增长。

 支持培育骨干商贸企业做大做强, 健全农村流通网络, 繁荣城乡 消费市场, 鼓励发展金融保险、 中介咨询、 物业管理、 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七)

 实施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挖掘和整合生态文化资源, 将度假区固有的自然历史文化、 民风民俗赋予新内涵, 大力培育现代生态文化体系, 使多种文化

 交互辉映, 以全新的思路建设生态文化, 倡导生态文明,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1. 弘扬传统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将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 在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构建中, 大力实施荒山绿化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封山育林工程和实施“五禁一控”措施, 使度假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文化资源不断开发, 形成环境人文文化、 历史文化、 生态文化与自然文化的有机结合。

 2. 提升城乡 文化品位,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狠抓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建设生态文化基地, 形成生态文化繁荣和城乡文化品位提升的良性互动。

 一是完善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景区建设, 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态景观。

 二是依托高黎贡山国家公园, 建立生态教育基地。

 建立一批生态文化知识教育基地、 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生态文化展览馆, 让人们领略生态文化的魅力, 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三是实施古树名木保护。

 对见证古老潞江历史和根植于景区景点、 道路...

推荐访问: